-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发生渗透作用,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条件及现象
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
静脉注射时为什么要将药物溶解到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中?
提示:因为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就是0.9%,注射生理盐水的目的就是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
思考感悟
提示
(2)原理和现象
①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则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②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则发生质壁分离复
原。
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流程
2.三次观察的实验现象
观察
次数
观察现象
中央液泡
原生质层位置
第一次
有一个紫色的中央液泡
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第二次
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第三次
中央液泡逐渐变大(紫色变浅)
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如果该实验中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会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及复原的
现象?为什么?
提示: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因为细胞会失水。但不会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的现象,因为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度导致细胞死亡。
思考感悟
提示
解析
2.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答案:A
解析
3.将花瓣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花瓣后,则能使水变色。这是因为 ( )
A.细胞壁被盐酸解离
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D.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答案:C
解析
4.(密码原创)如图表示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三个不同生理状态。
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的正误。
(1)图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CAB。 ( )
(2)假如三个细胞是由于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所致,则A图与B图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BA。 ( )
(3)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该过程的顺序是如上图所示的B→A→C。 ( )
(4)A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
答案:(1)√ (2)× (3)× (4)√
解析
要点一
渗透系统的组成及原理分析
1.渗透系统的组成条件
如图所示,作为一个渗透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当渗透装置达到平衡后,虽然存在液面差Δh,但是S1溶液浓度仍不等于S2溶液浓度,且Δh的高低决定于起始S1与S2的浓度差。
2.渗透作用模型和植物细胞的图例比较
3.渗透作用的发生特点
(1)水分子总是由溶液浓度低的部位向浓度高的部位渗透。
(2)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是渗透作用发生的动力,既决定着渗透的方向,又决定着渗透的速度,即浓度差越大,渗透越快。
4.渗透系统条件的实验验证
【典题例析】 (2011·全国新课标)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
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 )
解析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1.实例
⇒有差异⇒植物细胞膜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
具有选择性
2.结构基础
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要点二
3.实验验证
含不同无机盐离子的溶液+不同植物
⇓
测定实验前培养液中各离子的初始浓度
⇓
测定实验结束后各离子的浓度
⇓
比较同一植物吸收不同离子及不同植物吸收同一离子
的情况
⇓
得出结论
(1)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对无机盐离子则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因此可以说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作物栽培时,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期对无机盐离子的需求不同,因此要合理施肥。
【典题例析】 (2012·福建厦门双十中学月考)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
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VIP
- TZLJ010-2023 香烤鱼片加工技术规范.pdf VIP
- COP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汽车内饰件.doc VIP
- 2025年最新执业药师考试西药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污水处理优化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3).二次开发基础与工具.docx VIP
- 国际建筑规范,中文.doc VIP
-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JBT 11699-2013).docx VIP
- 代加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年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_金钱是万恶之源.doc VIP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红岩》分章节阅读指导笔记.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