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朝服饰酥与文化
* 清·記 清朝(1644—1911)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 明崇祯帝自杀 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 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 定都北京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清世祖顺治帝福临 清圣祖康熙帝玄烨 清世宗雍正帝胤禛 清高宗乾隆帝弘历 清仁宗嘉庆帝颙琰 清宣宗道光帝旻宁 清文宗咸丰帝奕詝 清穆宗同治帝载淳 清德宗光绪帝载湉 清逊帝宣统帝溥仪 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天子礼服。上绣龙纹。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 。)】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色的袍遂为王室专用之服,自此历代沿袭为制度。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称帝,于是龙袍别称黄袍。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龙数一般为9条: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于是正背各显5条,吻合帝位“九五之尊”。清代龙袍还绣“水脚”(下摆等部位有水浪山石图案)隐喻山河统一。 龍 袍 通身绣九条金龙,领前后正龙;四条正龙绣于前胸、后背和两肩,前后衣襟下摆部位绣四条行龙,因此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寓“九五至尊”之意。龙纹之间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寓意“洪福齐天”。 袍身绣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火等,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纹饰,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 这种吉服龙袍是皇帝在庆贺岁时节令、婚嫁礼仪、生辰庆典等公务场合时常穿用的服装,是众多种类龙袍中,级别较高的一种。 清 乾隆明黄绣五彩云蝠纹十二章吉服袍 女性服饰在服饰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爱美的天性使妇女对美好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出绝美的服饰艺术 。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穿朝袍时必须与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 皇 后 的 朝 服 清乾隆皇后朝褂 清代乾隆皇后朝褂样式为:对襟、圆领、无袖、开气,通身绣金立龙纹,但纹样有几种不同样式。 本图朝褂纹样为自上而下分四层以金锦沿边分隔,上层两肩前后各绣立龙一条,2、3、4层前后各绣立龙10条、12条、16条,总计78条,为龙纹最多的衣服。上层有珊瑚扣5粒。 朝褂领后均垂有明黄色绦,绦上缀有珠宝。朝褂穿在朝袍外面。 氅〔chǎng〕 衣 氅衣是罩于衣服外的大衣,用以遮风寒,其形制不一。 君为臣纲 官袍是文武官员用作公服、朝服的袍,以一定颜色或图案表明官位等级 单眼花翎 双眼花翎 花翎是清官员、贵族的冠饰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眼”即孔雀翎毛上圆花纹)之别,除贝子、固伦、额驸因其爵位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外,品官须奉特赏始得戴用,一般为单眼花翎。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