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中国的书法是一次性书写的需要用毛笔书写对执笔也有严格
我们中国的书法,是.一次性书写的,需要用毛笔书写,对执笔也有严格要求,本文
谈谈书法的各种字体:.篆、隶、草、楷、行。
篆书概述
篆书之时代远,而接触之机希,故人以为难,其实难于人门,若途径斯启,则其易
有出乎初习时畏葸心理之外。至用笔轻重缓急,跳脱顺逆,变化毫厘之间,而超乎
笔墨之外,意会神通,非能口授。归而揣摩,积其日久,闲有一得,会于心而应乎
手。
登高必自卑,筑垣坚其基,习甲骨金文先小篆,其理一也。未闻捨卑下而可脐巅顶
,基未坚而墙不倾圯,不由小篆以溯其源,而能得甲骨金文之法度。近人初学篆,
非曰甲骨,即曰钟鼎石鼓,好高骛远,心颇可嘉,见解实误,试思吾侪生三千年后
,文字变化至若干形体,犹之距大河,捨舟揖之徐徐,而欲超跃彼岸,岂可能达,
是小篆为甲骨金文之津梁也。古文纵横跌宕,形虽错综,实具法则,其初未尝不由
平正而申变化,若捨平正而即错综,未敢以为得。
习篆固须指导,择帖临摹亦占同等重要,盖人手不正确,则流于曲径,终身不拔,
皓首难通。许慎说文解字十四卷,部首五百四十部,为读说文之基础,文字之偏旁
。说文刻本不 计数,笔画讹误,结体疏劣者亦復不少,而以陈沣手写刻本为第一(
渣粤人,字兰甫,精小学,尤善小篆,其说文刻于粤,一字一行本)。写部首为帖
,结体准确茂美,则以吴大澂、杨沂孙两家为尚,吴参以钟鼎笔法,方整浑厚,杨
圆润秀逸,市间所售,墨本影印,下真迹一等。及得其诘屈之法,则易南唐徐铉所
临秦绎山刻石,宋郑文宝刻于陕西西安,又一刻在山东邹县,秦本瘦而鲁本肥。郎
邪刻石,气度融浑,惜多剥蚀,初学恐易流于滞拙,绎山虽逊,矩矱尚存,结体可
窥,用笔堪寻,及至横平竖直,圆转应手,而后始可上及郎邪。盖绎山者,固其根
本,稳其肘腕,而郎邪者,严其体态,培其气韵也。魏正始三体石经中之小篆为极
好之字范,转折方整,接笔明晰,惟其垂直略尖,应改圆势,恐变本加厉,而易滋
流弊矣。
篆书形长,写时摺格长二寸七分,宽一寸七分,据此度消长。字不宜过小(最小如
上度),以免日后气势不能舒展。初写篆书,苦不知如何着笔,其实次序与楷书略
同,如「口」字先横而后左右(先左右而后横亦可,惟「口」字则必先横),两面
垂画不宜过曲。左右斜笔亦当如是,否则软弱。草字中直当与左右笔齐,竹则反是
。
人手之初,结构易犯之病凡二,独体字上疏下促则痿痺,合体字左倾右拒则懈弛。
纠正之方)紧上松下,左右相顾。匪惟挺拔,气復贯注。转处不可过圆,须知顿错
,意到笔留,韵由是生。今所见之钟鼎碑刻,笔画光圆,不露痕迹。盖一器之成,
经过四阶段:一、将字阴文正体刻于木石之上,是为范母;二、印于土质,则成阳
识反文,是为范;三、鼓铸时,将铜注范中,而成正体阴文;四、入范时,笔画容
有未清晰,或鼓铸间为流质所侵没,器成后,必须用刀一一修治刮光。经四次之变
革,只存字形,笔意尽矣。碑刻由匠人勾勒上石,转折锋芒都为削去,光洁圆滑,
已非本来面目。彝器经二三千年之沉埋,如遇土质咸潟,文字必有残蚀,碑刻因风
雨而剥落,景响尤大。吾人习其斑剥者非也,从其光润而无转折者亦非也,然则何
居,曰当追想当日写时之着墨,接折之笔迹,则庶几乎。
1 / 14
执笔指宜凌空,管正不倚,下笔中锋,则上下纵横无阻滞,前人所谓鹅掌法,即四
指舒昂而不内拳,后人臆解,遂为所惑。康有为薄唇轻言,其广艺舟双揖,阅之徒
乱心意,本人亦復言行相违,未尝能躬亲厉行之。起笔毋重,住笔毋尖,回环合抱
,体态庄严。小篆之笔柔而劲,金文之笔劲而柔,劲而柔易,柔而劲难。知运乎此
,则篆书之能事尽之矣。
小篆既具根柢,始可漫及他体。汉碑篆额,或方整,或瘦劲,多宕逸可喜,惜一额
为字无多,而势各殊,可择其笔意相近者临摹之。(中华书局印行之汉碑额,收集
虽未完备,可观大略)开母庙碑其字体方,用笔圆浑不易学。魏三字石经小篆可多
临摹,以其近于郎邪
诸石刻。吴天玺纪功碑,气势雄奇磅礡,魄力之大,莫可比拟,用笔方削,学之不
成,易蹈偏锋,禅国山碑体态雍容,可三致意,汉祀三公山碑,犹存隶意,字体长
短任意伸缩,只堪玩味。袁安袁敞两碑,别字既多,气韵復薄,殆晋时所追刻。石
鼓为秦刻石,迹近钟鼎,熟 于篆始能箸笔。金文以周器字为最多,大盂鼎行笔方整
,气度雄伟,犹存殷商遗矩。毛公鼎浑元,有如楷书中之鲁公。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