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呕吐河南中医学院位第一临床医学院
呕 吐 【概念】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 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 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与吐常同时 发生,故合称为呕吐。 【病因病机】 外邪犯胃 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秽浊之 气,浸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随逆气上出,发 为呕吐。 饮食不节 饮食过量,暴饮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肥甘 及不洁之食物,皆可伤胃滞脾,每易引起食滞不化, 胃气不降,上逆而为呕吐。 情志失调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忧思 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均可发生呕 吐。亦可因脾胃素虚,运化无力,水谷易于停留,偶因 气恼,食随气逆,导致呕吐。 病后体虚 脾胃素虚,或病后虚弱,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 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食滞胃中,上逆 成呕。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 诊断依据 初起呕吐量最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 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腐气味不甚。 新病邪实,呕吐频频,常伴有恶寒、热、脉实有 力。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 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症。 本病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或久 病不愈等病史。 病证鉴别 呕吐与反胃 二者同属胃部病变,其病机都 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且都有 呕吐的临床表现。但反胃系脾胃虚 寒,胃中无火,难以腐熟食入之谷 物,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终至 完谷尽吐出而始感舒畅。呕吐是以 有声有物为特征,因胃气上逆所 致,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 失调和胃虚失和的不同。 呕吐与噎膈 二者皆有呕吐的症状。然 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 时。噎膈之病,进食哽噎不顺 或食不得下,或食入即吐。呕 吐大多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预后尚好。而噎膈多因内伤所 致,病情较重,病程较长,预 后欠佳。 相关检查 呕吐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胆有密切关 系。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了解胃粘膜情况, 贲门、幽门口关闭情况及十二指肠粘膜的情况。腹 部的B超可了解胰腺及胆囊的情况,必要时结合化 验血常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证治分类 应首辨虚实。 实证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停滞所致,发较 急。病程较短,呕吐量多,呕吐物多有酸腐臭 味。 虚证多属内伤,有气虚、阴虚之别,呕吐 物不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 力等症。 治疗原则 呕吐总的病机因胃气上逆所致,故治以和胃降逆 为原则,结合具体症状辨证论治。偏于邪实者,治宜 祛邪为主,分别采用解表、消食、化痰、解郁等法。 偏于正虚者,治宜扶正为主,分别采用,健运脾胃、 益气养阴等法。虚实兼夹者当审其标本缓急主次而治 之。 实证1.外邪犯胃证主症: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证机概要:外邪犯胃,中焦气滞,浊气上逆。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代表方:藿香正气散。常用药: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厚朴、半夏、陈皮、白术、茯苓、生姜。 证治分类 2.食滞内停证主症:呕吐酸腐,脘腹张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证机概要:食积内停,气机受阻,浊气上逆。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连翘。 证治分类 3.痰饮内阻证主症: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食,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滑。证机概要:痰饮内停,中阳不振,胃气上逆。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代表方:小半夏汤和苓桂术干汤。常用药:半夏、生姜、茯苓、白术、甘草、桔梗。 4.肝气犯胃证主症: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腻,脉弦。证机概要: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代表方:四七汤。常用药:苏叶、厚朴、半夏、生姜、茯苓、大枣。 虚证1.脾胃气虚证主症: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腻,脉象虚弦。证机概要: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木香。 2.脾胃阳虚证主症: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面色晃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濡弱。证机概要:脾胃虚寒,失于温煦,运化失职。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代表方:理中汤。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证治分类 3.胃阴不足证主症: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证机概要:胃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脑部的正常ct及mr图i解剖.ppt
- 内分泌高血压临皮床诊治.ppt
- 内分泌代谢性钢疾病及护理.ppt
- 脑血管解剖塑与造影英文.ppt
- 脑白金广告林案例分析.ppt
- 脑血管疾跑病的治疗.ppt
- -内分泌实系统疾病总论.ppt
- 脑血管解座剖与造影.ppt
- 内分泌激丽素与临床.ppt
- 内分泌性悦高血压的诊断冰山一角.ppt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意广告营销-演讲人角色:广告创意总监.pptx
- 聚焦2025年全球软件行业开源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聚焦2025年全球软件行业开源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015-03-01采购付款业务.pptx
- 脑力冲刺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海上风电项目投资风险控制报告:风能资源评估与风险管理.docx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增长与留存策略: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增长渠道整合报告.docx
- 自主学习卫生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培优a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