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林植物遗传育到种 全套课件
园 林 植 物 遗 传 育 种;绪 论;0.1.2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深入探索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为人民谋福利,即运用遗传变异的客观规律,使之成为改造生物的有利武器。
0.2 遗传学的发展
0.2.1 遗传学的奠基阶段
0.2.2 染色体理论和基因概念的确立(经典遗传学);0.2.3 现代遗传学阶段(分子遗传学)
0.3 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及作用
园林植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育种规律,充分发掘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创造出具有适应各种绿化功能要求的、并具有丰富观赏价值和经济用途的园林植物新品种、新类型。
0.4 国内外园林植物育种事业的发展
0.4.1 我国园林植物育种工作发展概况
我国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自然条件复杂,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我国花; 卉资源也相当丰富,既有热带花卉、温带花卉、寒温带花卉,又有高山花卉、岩生花卉、沼泽生花卉、水生花卉等,是许多名花异卉的故乡,无愧为“世界园林之母”之美称。
0.4.2 国外园林植物育种工作发展近况
(1)突出以抗病为中心的育种目标
(2)重视品种资源的研究
(3)实行多学科协同作战的综合育种
0.5 园林植物育种工作的基本途径
;新品种的选育和良种繁育是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引种、选择育种、人工创造新品种(如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体细胞杂交等)是新品种选育的3个基本途径。
利用有性杂交、诱变育种、倍性育种、体细胞杂交及基因转移等手段,诱发变异类型,再通过选择获得新品种,是目前国内外选育花卉新品种的主要途径。
;第1篇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1 园林植物的细胞学基础;1.1 园林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园林植物细胞属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细胞内有膜,把细胞分隔成许多功能区,其中最明显的是含有由膜包围的细胞核,此外还有膜围成的细胞器,细胞外有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图1.1)。
1.1.1 细胞膜和细胞壁
1.1.2 细胞质和细胞器
;图1.1 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1)线粒体 线粒体含有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核糖体等,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也具有自行加倍和突变的能力,因此,具有遗传功能,是核外遗传物质的载体之一。
(2)质体 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分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3种。叶绿体除了可进行光合作用外,还由于叶绿体内含有DNA、RNA和核糖体等,故既能分裂增殖,也能合成蛋白质,还能发生白化突变,因此,具有遗传功能,也是核外遗传物质的载体之一。;(3)核糖体 主要存在于粗糙型内质网上,它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4)内质网 内质网主要是转运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和最终合成产物的通道。
1.1.3 细胞核
在光学显微镜下,核可分为核膜、核仁、核质三部分。
细胞分裂间期核内染色质分散在核液中呈细丝状,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分辨。当核进入细胞分裂期时,这些染色质丝经过几级螺旋化形成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当分裂结束,进入分裂间期时,染色体的螺旋又; 松散开来,扩散成染色质。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表现出的不同形态。
1.2 染色体
1.2.1 染色体的形态
每一物种的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图1.2)。
着丝点的位置关系到染色体的形态,染色体形态大致分为4种(图1.3):
;图1.2 后期染色体形态示意图
1.长臂 2.主缢痕 3.着丝点
4.短臂 5.次缢痕 6.随体;1.2.2 染色体的结构
目前被认为较为合理的四级结构学说,解释从DNA-蛋白质纤丝到染色体的结构变化(图1.4)。;1.2.3 染色体的数目与组型
1)染色体的数目
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2n),在性细胞中则是成单存在(n)。
现将一些园林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列于表1.1,以供参考。
不同生物的染色体在形态上各有差异,而在同一生物的不同染色体之间也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我们把这种在形态和结构上相同的 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而把这一对; 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各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
2)染色体组型分析
核型是物种最稳定的性状标志,通常在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进行核型分析鉴定。例如,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2n=46),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对为性染色体(X和Y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染色表现均不同)(图1.5)。;图1.5 男性染色体的组型及其编号
(a)中期的染色体图像;(b)染色体分组;1.3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生物繁衍的基础。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