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城镇雨水系统专业规划.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市城镇雨水系统专业规划 一、规划背景 本次雨水专业规划的修编是《上海市雨水系统专业规划(1999 年)》 的延续和优化,是新一轮上海市城市发展及 “安全、资源、环境”水 务一体化、发挥整体优势的需要。修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满足上海城市发展、确保防汛安全,优化城市排涝方式, 为城市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的需要; (二)是发挥体制优势,进一步优化规划水平的需要; (三)是提高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二、现状及特征 (一)强排水模式现状 1、中心城城市化地区 2 (450 km ) 中心城已建排水系统 2 144 个,服务面积340.7 km , 其中,合流制排水系统67 2 个 ,服务面积112 km 。 2、已建系统管道达标 率60.3% 。 3、城市化地区管道达 在建系统共有20 个 服务面积 40 km2 标率45.7% 。 4 、城市化排水系统覆盖率75.5% 。 已建系统管道达标率 城市化地区管道达标率 城市化地区排水系统覆盖率 内环线内 58.7% 58.7% 100% 环间 61.3% 40.5% 66.1% 中心城 60.3% 45.7% 75.5% 注:1、已建系统管道达标率是指已建系统中达标管道所服务的面积与已建系统面积之比。 2、城市化地区管道达标率是指达标管道所服务的面积与中心城城市化面积之比。 根据水利片划分已建、在建雨水排水系统统计如表: (二)缓冲式排水模式现状 除中心城区为城市强排模式为主外,其他片区基本均采用了圩区 排涝模式(缓冲式排水模式),黄浦江以西金、松、青三区属连片洼 地及嘉定和奉贤的西部,属上海郊区低洼地和流域洪涝水下泄的正冲 地带,实行二级排涝方案,除在片区外围设置水闸和排涝泵站外,在 片区内的低洼地还设置小圩区;在流域排水通道地区,采用小圩区一 级防洪排涝措施。至90 年代,两片区低洼地内共建立圩区409 个, 2 面积达到630 km 。一半以上低洼地除涝能力达到“10 年一遇”的标 准,但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圩内外河道及片区外围排涝 泵站不配套的矛盾越发突出。 黄浦江以东地区,由于紧邻长江、杭州湾,其潮差较大,因此, 该地区雨水排放以蓄排结合的大圩区模式进行,除在圩区外围设置闸 外,尚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排涝泵站,但这些排涝泵站基本上都没有建 成,尤其是随着农村城市化推进的速度不断加快,下垫面不断的变化, 单用河道调蓄和乘潮排水已满足不了需要, 急需配备抽排的设施。 根据水利片划分已建、在建片区外围排涝泵站统计如表: (三)水系及设施特征 1、水系发达,分布不均 上海境内地势低平,河网发达,属典型的平原感潮河网地区,但 河道疏密不均,郊县河网密布,城市化地区河网密度较低,造成两者 排水方式有所不同,中心城以强排为主,县区以城市圩区为主的格局 已基本形成。 2、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上海位于北亚热带东亚季风盛行地,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 1123.7mm,平均降雨日约132 天,全年总降雨量的60%集中在5~9 月, 在此期间,风暴潮三碰头概率较大,为挡潮而影响内河泄洪能力情况 时有发生,尤其是中心城区。 3、条块分割,措施单一 受原有体制上城乡分离、行业分政、部门分割的影响,以前中心 城防汛设施的建设在如何充分利用水利设施、合理解决陆域排水与水 系的蓄洪能力、优化排水方式方面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结合地 区环境的建设,通过增加绿化、停车场、水面积率、调蓄等措施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