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Counterfeiting and Consumer’s Decisions Duopoly Approach.ppt

Counterfeiting and Consumer’s Decisions Duopoly Approach.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unterfeiting and Consumer’s Decisions Duopoly Approach

Counterfeiting and Consumer’s Decisions: Duopoly Approach 邱俊榮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代理校長 暨 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動機 現實世界中,許多廠商所製造的產品均可能成為被仿冒的對象,因此,廠商的產品於市場上銷售時,可能同時面對與其產品性質相近的對手及仿冒者的威脅。 文獻回顧 仿冒主體 執法主體 政府政策 文獻分類----仿冒主體 消費者 Chen and Png (1999, 2003)。 廠 商 Higgins and Rubin (1986)、Grossman and Shapiro (1988) 與Banerjee (2003, 2006) 文獻分類----執法主體 政府執法 Higgins and Rubin (1986)、Grossman and Shapiro (1988)、Banerjee (2003, 2006) 與Chen and Png (2003)。 私人執法 Higgins and Rubin (1986)與Chen and Png (1999)。 文獻分類----政府政策 政府對仿冒者應課稅或對消費者補貼的文獻 Johnson (1985) Chen and Png (2003) Gayer and Shy (2003) 文獻回顧 所有上述文獻都僅止於討論 獨占市場的仿冒問題 既有文獻 的主要問題 均以產品具垂直差異化的品質模型為之。 不同品質偏好的消費者會在正版品與仿冒品中選擇。在消費者已具垂直差異的情況下,一般文獻已無法再處理消費者對不同正版品廠商產品間所可能存在的水平差異化情形。 本文目的 討論當消費者對於產品偏好同時具有垂直與水平差異時,雙占結構下的仿冒問題。 現實狀況 精品實業的LV、Gucci、Prada 手錶產業的勞力士錶與雷達錶. 現實狀況 LV、Gucci、Prada或手錶等 皆有人仿冒 日本本田公司指控中國車廠推出仿冒車 (中央社)據報導,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投訴一款中國製汽車與本田型號相近,要求仿冒車退出北京汽車國際展,結果不獲受理。 香港經濟導報2006/11/27 最近的中國轎車出口歐盟案中,德國許多媒體和企業公開批評中國產汽車“都市精靈”仿冒賓士公司“SMART”系列微型車。事實上,兩者無論是在外形還是性能上都大相徑庭,甚至前者是電力驅動,而後者是汽油為燃料,在技術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兩者所真正相同的是都定位於節能前衛的微型車市場,賓士和德國媒體從未想過中國會在歐洲市場推出技術上更先進環保的產品,而且在價格也更具競爭力。 模型設定(水平差異, x) 假設不同的消費者對廠商A、B的偏好為水平差異,均勻分布於 [0,1] 之間,對消費者x = 0(1) 時,表示其最偏好A(B) 廠商的產品。 模型設定(垂直差異, ) 消費者購買產品時不僅會考慮產品品牌 x 也會考慮產品品質 。 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偏好均勻分布於 為了清楚呈現消費者對產品的偏好同時具有水平與垂直差異的特性,我們可以一個x- 的平面來表示所有消費者的偏好 。 市場中只存在兩家正版品廠商A、B 值得注意的是,由上式可知,消費者對產品品質評價的高低並不會影響邊際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保證消費者會購買A或B產品的條件 由 (1) 式買正版品A、B淨效用為非負可得 圖3 廠商A、B的市場需求 (成本結構相同) 廠商A,B面對的市場需求與利潤函數 市場需求 利潤函數 廠商A,B追求利潤極大的一階條件 圖4 廠商A、B的市場需求 (成本結構不同) 命題1 仿冒廠商 可自由進出市場 A、B仿冒品的市場價格分別為a、b。 仿冒成本: i=A,B 在自由進出市場的均衡下,A、B產品仿冒廠商的預期收益應等於其單位生產成本 仿冒出現下的消費者淨效用 邊際消費者 邊際消費者 圖6 仿冒存在下的市場結構(執法水準相同) 命題 2 政府取締仿冒的寬嚴程度不一致 命題3 命題4 命題5 本文延伸 委外代工問題 貿易政策問題 委外代工問題 Shy and Stenbacka (2003) 認為,當下游雙占廠商同時委託上游代工廠來生產時,由於引申需求夠大,將使得上游代工廠商的生產過程充份發揮規模經濟,因此,兩家下游廠商皆因委外代工得利且社會福利也因而改善。 仿冒是否會使得正版廠商委外代工的誘因提高 貿易政策問題 Eaton and Grossman (1986) 認為,當廠商A、B在第三國市場進行價格競爭時,A國政府最適的貿易政策為對廠商A課出口稅。 仿冒發生 出口稅所導致的價格提高可能引起仿冒加劇 此時最適的出口政策是否仍為出口稅? 當某一品牌的仿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