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压抑的现代性
中国小说史上,小说一体像在晚清那般复杂的情况,可谓绝无仅有。在这段期
间,小说之写作、印行、流通及议论,其方式之多,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都是空前
的。 然而,虽然小说大受欢迎,公认的 “杰作”却十分鲜见。受启蒙的菁英分子将
小说的地位提高到中国文学文类排行榜上的榜首(最上乘),但又难掩其对当时风行
小说的轻视。犹有甚者,纵使当时的主流理论皆倡言小说载道与宣导的功能,可是大
多数作者与读者对小说一体却别有怀抱:小说乃空中楼阁,可以任他们驰神幻想,甚
至可以一头栽进 “狭邪”的念头里去。
此外,在中国文学中,也找不到另一个时代像晚清一样,作家会投入如此充满吊
诡的论述中。许多文人以小说写作为其生平志业,但是他们又是最不专业的作家:他
们将作品匆匆付梓,却又常常半途而废;他们汲汲营求所谓时代性的议题,却只凸显
出自己根深蒂固的狭隘;他们造假、剽窃,专写耸动的故事; 他们深入社会的各个
角落,探求写实的资料,但是却将之表现成千篇一律的偏见与欲求;他们声称要揭
露、打击社会的不平与怪像,但成果却是渲染、夸张那些不平与怪像。当时有些中国
人努力追求将小说的形式、修辞、主题都西化,但是面对这种打倒传统的企图,晚清
小说仍然执着于传统的末流而少突破。
摆荡于各种矛盾之间,如量/质、菁英理想/大众趣味、古文/白话文、正统文
类/边缘文类、外来影响/本土传统、启示型理念/颓废式欲望、暴露/假面、革新
/成规、启蒙/娱乐 ﹒﹒﹒﹒,晚清小说由此呈现出一个多音的局面,其 “众声喧
哗”之势足以呼应当时那个充满爆发力的时代。后来将主控中国现代文学的渴望、挑
战、恐惧及困境,都是在这个氛围中首次浮现的。
晚清小说的研究始于五四时代。两位新文学运动的创始者胡适(1891-1962) 与鲁
迅 (1881-1936),虽一生致力推翻旧文学,但是吾人今日对旧文学的了解却也得力于
他们。 学者一致认为,晚清小说代表了中国小说传统中最剧烈的变化,但是对其艺
术成就,则态度暧昧。批判主要集中在下列三点。首先,有晚明到清中叶的古典小说
巅峰期在前,晚清小说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都有所逊色。晚清小说因此注定被视为下
一个伟大的开始(即五四文学革命)来临前的中界点。晚清小说最多只能说是 “中
流”(middle-brow)小说,对了 大众的口味,但还够不上 “好的”文学的标准。
其次,晚清小说也受到人文主义批评家的诃责,指其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动力的
驱动,忽略了 “人文”经验更大的脉络,而社会/政治的变动只不过其中的一部份而
已。 与这个观点略有出入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则责难晚清小说家虽然逐渐看出写
作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联性,却缺少足够的眼光及勇气,去强调社会/政治的乱局,
以导向自由与革命。 不论是太政治或不够政治,总之晚清小说病在其对社会现实的
肤浅认知,从而影响到了它的艺术成绩。
最后,正由于其艺术之粗糙与历史/意识形态之短视,一般认为晚清小说对真正
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成少有贡献。即使当时西方与日本文学的翻译充斥市场,作家们
又急于学习外来的模范,大家仍认定晚清小说与传统小说有剪不断的脐带关系。学者
们因之告诉我们,在作家 “终于”完全掌握了西方的叙事方法、主题关怀、以及意象
运用以前,中国现代小说是无由兴起的。
尽管这些批评看似多元,其实,它们全指向同一个观点,亦即文学的发展必然是
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尤其是从非现代的时期到现代的时期。就让我们暂时对这
些批评家心目中所谓的 “现代”作以下的了解:它代表的是一个断代的观念,自本世
纪初起,知识分子就以这个观念去批判其同胞,将他们置于一个即将结束的时代中,
然后期待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功,并且把中国导向未来的时代。 “现代”指的是 “文学
的一种作用”,传达了理性、人文精神、进步以及西方文明。
一般对晚清小说的认知是,它既毫不保留地滥用中国的传统,又漫无节制地借取
西方的印象;它既传统,又反传统。在其所为与所欲为之间,它完全缺乏一贯性,更
不用说它是怎幺说它所欲为的了。虽然不无优点,晚清小说中的 “积弊”太多:过多
的眼泪与笑声、不必要的夸张、声嘶力竭的政治宣传等等。它根本不能纳入五四话语
所规划出来的文学经济学(economy)。
近年来, “到底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modernity)在哪里?”这个问题,
已被一再提出。要回答这个问题,方式之一是跳开五四文人所设立的限制,重新思考
这个问题:有哪些现代文类、风格、主题、以及人物是被我们认定为 “现代”的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