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健康教育 二0一五年七月 一、糖尿病的概念 糖尿病(DM)是一种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的多病因的代谢疾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中医称为消渴症。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二、糖尿病的流行现状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统计,2013年,全球20岁——79岁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达3.82亿,其中80%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并且在这些国家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估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5.92亿人患糖尿病。在当前患糖尿病人群中,有1.75亿人(占46%)没有得到诊断。2013年,全球糖耐量异常(IGT)的患病率为6.9%,共有患者3.16亿人;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4.71亿。 三、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三、糖尿病的症状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四、糖尿病国际诊断标准与分型 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先后正式认中了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对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分型的修改建议,中华医学会1999年10月上海会议讨论并通过在我国正式采用这一诊断标准及分型: 诊断糖尿病和其他类型高血糖的数据〔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mg/dl)〕 新的分型基本根据病因将糖尿病分为:I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型和妊娠糖尿病四大类。 (1)1型糖尿病:患者有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有酮症酸中毒倾向。 (2)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此类型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分为8种亚型:①口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②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③胰腺外分泌疾病;④内分泌疾病;⑤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⑥感染所致糖尿病;⑦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⑧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4)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初次发现的IGT或糖尿病,原来已有糖尿病而现在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 五、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3、乳酸酸中毒       4、低血糖 慢性并发症:侵犯人体各种组织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心血管、脑血管、四肢大动脉、尤其是下肢)、微血管(肾小球、眼底及心肌)、神经(植物神经和躯体神经)、皮肤及骨关节     等。 六、糖尿病的现代综合治疗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糖尿病现代综合疗法原则: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糖尿病监测、饮食控制、糖尿病教育五项,这是目前世界防治糖尿病的准则和观点。 1、药物治疗 A 口服药。遵医嘱按时服药,用药原则为“进餐服药,不进餐不服药”。   口服降糖药分为四大类: 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磺脲类药:万苏平、优降糖、达美康等。 ②????抑制肝葡萄糖生成的药物:双胍类。 ③??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等。 ④?? 增强胰岛敏感性的药物:噻唑烷二酮类。   根据空腹、餐后血糖升高情况以胰岛素抵抗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单一药物未能达到良好血糖控制时,迅速加用其他口服药物,如果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药疗效欠佳时,尽快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 2、糖尿病的监测   要使糖尿病得到理想控制,监测是关键,是指导治疗的根据。根据不同病情和治疗用药方法的不同,监测频次不定:   测血糖:调测胰岛素剂量,每日6-8次。   糖化血红蛋白:3个月一次。   尿微量蛋白:肾功能、血脂及眼底,每年1-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