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分证
气分
风温病卫分的表证不解,继续发展,往往就传入气分。气分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涉及多个脏腑,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如果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就导致脏腑功能亢奋而出现以高热为特点的气分实热证;如果在正邪相争过程中正气袁败,脏腑功能低下,就出现虚脱甚至亡阳的气分虚证。总起来看,临床中以气分实热证居多。
热入营分证
是温热病邪内陷的较重阶段。多由气分病不解,内传入营;也可由卫分不经气分而直入营分,即“逆传心包”;或温邪直入营分。营是血中元气,为血的前身,内通于心,故营分病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的病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心烦不寐, HYPERLINK /sowiki/%E6%96%91%E7%96%B9?prd=content_doc_search \o 斑疹 斑疹隐隐,舌绛无苔, HYPERLINK /sowiki/%E8%84%89%E7%BB%86%E6%95%B0?prd=content_doc_search \o 脉细数 脉细数等,营分介于气分和血分之间,若营转气,表示病情好转,若由营入血,则表示病情深重。
风温病卫分的表证不解,继续发展,往往就传入气分。气分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涉及多个脏腑,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如果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就导致脏腑功能亢奋而出现以高热为特点的气分实热证;如果在正邪相争过程中正气袁败,脏腑功能低下,就出现虚脱甚至亡阳的气分虚证。总起来看,临床中以气分实热证居多。
(1)热邪壅肺
【临床表现】身热,汗出,咳喘,或胸闷、胸痛,舌红苔黄燥,脉数。
【证候分析】身热而不恶寒,说明热邪已不在表而是入里。因为有咳喘的症状,就可以定位在肺,标志热邪由肺系的浅层进入了肺脏。因为邪气入肺,全身的正气就大量调动到肺部来抗邪,正邪相争非常激烈,所以体温就升高,可以高达39°、40°,这种发热是高热。由于里热盛,鼓动体内的津液外渗,就有汗出。肺是清虚之脏,它只能容纳清气,不能容纳邪气,大量的热邪塞滞在肺,就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障碍,肺气被逼而上逆,就出现咳,甚至喘息气促。气粗、气促、喘这三个名词,都是形容呼吸功能失常,但是它们之间又有所区别。气粗,是指呼吸气粗,气流量大,有呼哧呼哧的声音,一般见于实证。气促,是指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急促,因为一呼一吸称为一息,所以气促也称为息促,它既可以见于实证,也可见于虚证。见于实证者,多伴见气粗;见于虚证者,多伴见气息微弱,呼吸表浅。喘,是指呼吸时伴见张口、抬肩,表现为张口呼吸,肩膀摇动,说明鼻子呼吸不够用了,要张口呼吸,还要扩胸运动,由扩胸而引起肩膀摇动,甚至于腹式呼吸.也加重,腹壁也跟着上下运动,称为挺胸撷肚。温病过程中高热与咳喘息促并见,就意味着肺热壅盛,宣降失常。由于肺热塞盛,气机不畅,气血壅滞不通,所以出现胸闷、胸痛的胸膜刺激征。肺热盛迫使血液运行加快,血流量加大,血液充斥在舌面,所以舌红。里热盛,熏烤舌苔,损伤津液,所以舌苔色黄而且干燥。热邪鼓动血液,运行加速,所以脉数。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方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麻黄四两(9)(去节)杏仁十个(9)(去皮尖)甘草二两(6)(炙)石膏半斤(18)(碎,绵襄)。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方解】麻黄大辛大温,它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汗解表;一是宣肺平喘;一是利尿消肿。这三种作用的发挥,与药物的配伍有密切关系。如果需要发汗解表,常用麻黄配桂枝,解表力非常强。在外感寒邪,皮肤、肌肉收引闭塞的情况下,麻黄可以作用于皮肤,使毛孔张开,腠理开通;桂枝的作用是解肌,能使肌肉松解。麻黄开腠理,桂枝解肌,它们共同使用,使肌肉、皮肤都得到松解,汗才能出来,如果不用桂枝,麻黄的发汗力量就没有那么大了。如果需要宣肺平喘,常用麻黄配杏仨,如果是肺热咳喘:用麻黄配石膏效果最好。如果需要利水消肿,则常用麻黄配白术、生姜等药。在这里强调麻黄的三种作用,主要是提示大家不要狭隘地把麻黄理解为发汗作用很强的药物而不敢使用,其实麻黄不配桂枝,发汗作用并不太强。如果能配伍得当,它平喘、利水的作用都很好。在麻杏甘石汤中,石膏辛寒,清透肺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它们配合起来就不在于发汗了,而是清热宣肺,止咳平喘这个方剂的作用是清肺热,宣肺气,属于辛寒清气法。在《伤寒论》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是1:2。张仲景在煎服法中指出:“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先煮麻黄的原医,一方面是为了“去上沫”,防止出现心烦的副作用;另一方面是煎煮时间长,可以减低麻黄的辛温燥烈之性。因为石膏是矿物药,药的作用不易煎出,而麻黄、杏仁、象甘草都是温性药,所以麻杏甘石汤这个方剂基本属于平性。在临床中,如果热势很重,可以加重石膏的用量一般来说,用到30g才能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