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世同堂》看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docVIP

从《四世同堂》看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 PAGE 3 页 共 NUMPAGES 4 页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4 页 从四世同堂看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内容摘要】本论文主要从“旧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底层市民形象”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来了解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老舍通过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生活、命运的描写,由小见大的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命运。我们在欣赏一幅幅几句审美价值的市民图的同时,也能深刻的体会作者对祖国命运的深刻关切。 【关键词】 老派市民形象 新派市民形象 旧派市民形象 老舍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有重要贡献的作家。他以独特的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成为人所共知的“人民艺术家”,最重要的就是他善于通过对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朴素描写,借助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表现生活本身内在的巨大力量和丰富内涵。老舍笔下所塑造的人物,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见到的,他们在平淡之中演绎着悲剧或喜剧,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艺术上的享受。 《四世同堂》写于1944——1948年间,是老舍著名作品之一。《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分组成,写的是人民身为亡国奴的精神痛史、恨史。全书描写了一百多个人物,其中重要的也有三四十个。全书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以冠家为辅,钱家穿插其间,旁及几个大杂院中的家庭,他们之中一类属小康之家,一类是最低的个体劳动者。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沉浮、生死存亡。 在这芸芸众生中,“旧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和“底层市民形象”三大形象系列最为突出,但又由于各种不同的个性、不同倾向,使他们走了不同道路。 老派市民形象 祁老人,是北京老派市民的典型,在他身上集中了北京古老文化的精髓。他因长期遭受封建文化思想的毒害而形成了惶惑、偷生、封闭自守、缺乏冒险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弱点。他们只求安分守己的辛勤操劳,保住自己的衣食家业。面对敌人的暴行,他们虽然感到了冤屈和耻辱,却敢怒而不敢言。祁老太爷的最大愿望是过80大寿,维持四世同堂的局面。 “别管天下怎么乱,咱北平人不能忘了礼节!”虽然自己也是一个平头百姓,可心里却总不忘把人严格的划分尊卑贵贱,忠诚而真实的按照祖传的礼教习俗办事,处处讲究体面与排场。他奉行着“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善良到了逆来顺受的地步。他对来抄家的便衣微笑、鞠躬、和蔼的领收“训示” ;他非常同情邻居钱默吟受日军凌辱的遭遇,但又怕连累自己而不敢去探望一下这个老朋友。他的性格特征就是懦弱、拘谨、苟安.当祈老太爷发现了自己的一套行不通,被逼到“想作奴隶而不得”的绝境时,也终于勇敢地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钱默吟,是一个旧式知识分子,老舍对他的塑造经过了一个从名士风范到狭义风骨的侧重点转移过程。战前,他是一个沉浸于诗书、佳酿、花草之中的老夫子,“好像一本古书似的…宽大、雅静、尊严”。侵略者毁坏了他的家庭,毁坏了他宁静的生活方式,儿子的壮烈牺牲与自己的被捕使他成了另外一个人,他身上爆发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力量: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与操守,他勇敢地跨入了反抗者的行列。这反映了老舍创作思想的重要发展,老舍在小说中明确指出,传统文化“是应该用筛子筛一下的”,筛去了“灰土”,“剩下的是几块真金”,是“真正中国文化的真实力量”,“是一种可以革新的基础”。 旧派市民形象,是那些尚保存着东方封建传统美德的温顺、善良、讲礼节,但又极端保守自私、因循守旧的“老中国的儿女们”。这是老舍市民形象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富有感染力的一个系列。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然是乡土中国的子民,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包袱。他们几乎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或者说是这种宽厚却保守、热诚而麻木的中庸性格的代表。因此他们也是老派的市民代表。 二、新派市民形象 新派市民形象就整体而言写得不如旧派丰满,但也有许多成功的形象,它又分为三类。 (一)“过度人”形象 祁瑞宣,祁瑞宣接受过现代教育,具有某些现代意识。但他毕竟是北京文化熏陶出来的祁氏家族的长孙,因此在民族敌人侵入家门、家乡沦陷的严峻关头,他却陷入了尽忠还是尽孝的两难矛盾。虽然他最后还是“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地位”,但从这个爱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性格发展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民族的“国民性弱点”以及这些弱点在社会变革中被改造的历史过程。在他的身上寄托着老舍是老舍市民形象系列中的一个独创。 (二)人物是“洋派”与“新派”的市井无赖 他们生长于封建宗法、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却有沾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