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海洋灾害.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海洋灾害 第一节 海洋灾害概述 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 主要指灾害性海浪、赤潮、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港湾河口淤积、海平面上升、沿岸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是复杂的,由海洋水体本身因素形成的灾害海洋灾害相对较少 与气象气候有关--风暴潮、灾难性海浪、海冰、海平面上升 与地质有关--海啸、海平面上升 与生物有关--赤潮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由风暴潮、风暴巨浪、严重海冰、海雾及海上大风等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5亿元,死亡500人左右 我国海洋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 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有1.8万公里海岸线和广阔的陆架浅海及散布在东南沿海的许多海岛。 我国沿海的许多区域,尤其是河口三角洲区域和沿海平原地区,对海洋自然变异极其敏感和脆弱。国际上一般认为,海拔5米以下的海岸区域为风暴潮灾害、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的脆弱与危险区域。我国沿海有此类地域约14.39万公顷,常住人口逾7000万,约为全世界处于这类脆弱区域人口总数的27%。 一、海洋灾害分类 1.张绪良(2004)根据主要致灾因子,将海洋灾害分为: 海洋气象灾害:包括台风含热带风暴、寒潮大风和海雾等 海洋水文灾害:包括风暴潮、暴浪和海冰等 海洋地质灾害:包括海岸侵蚀、海岸风沙、海水内侵和海 湾淤积等 海洋生态灾害:赤潮、海域污染,工程失误以及海上油井 和船舶漏油、溢油等事故造成的海岸带和 近海生态环境恶化 2. 马振兴(2006)也是根据主要致灾因子将海洋灾害分为: 水文气象灾害:风暴潮、海冰、台风、海浪、海雾等 灾害 海洋地质灾害:相对海平面上升、海域地震、海岸侵蚀、 沉降引起的海水内侵、海湾淤积等灾害 海洋环境灾害:赤潮、海洋环境污染等灾害 二、我国海洋灾害特点 1. 种类多,分布范围广 东海区域灾害最严重,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啸灾害占全海区的54% 渤海和黄海区域种类最多,除台风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啸外,还有温带风暴潮和海冰灾害,各种灾害约占全部海区的18% 南海区域最辽阔,各种海洋灾害约占全部海区的28%, 2. 频率高,破坏性大 在我国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是风暴潮、赤潮和巨大海浪灾害 全球每年大约有80多个台风,对我国有影响的有20多个,登陆台风7个左右,约为美国的4倍,日本的2倍,菲律宾的1.5倍。 我国海区灾害性海浪主要分布在东海(58.3%)和南海(46.8%)。全国6米以上的狂浪区平均每年发生28次,9米以上的狂涛区平均每年出现5.8次。 我国赤潮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爆发规模扩大、持续时间加长、有毒藻类增多的发展趋势。我国沿海赤潮主要发生在东海区,其中,浙江近岸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占全海域五年来赤潮发生总次数的38%,占总面积61%。 3. 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急剧增长 50年代平均每年损失1亿元左右 90年代高达140多亿元左右 2001-2005年,年平均超过132亿元 三、我国海洋灾害孕灾环境 (1)我国濒临世界上最大、最不“太平”的大洋 海岸线长 (2)来自高寒带的冷空气影响强烈 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影响强烈 (3)滨海泥质海岸的强烈侵蚀、入海口侵蚀 多海湾,风暴潮、灾害性海浪作用强烈 海湾水交换能力不好,污染物自净能力下降 第二节 海平面上升灾害 海平面上升:指由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上层海水变热膨胀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现象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 IPCC ) 2001 年评估报告,20 世纪海平面平均以 1~2 mm/a 的速度上升 澳大利亚约翰·丘奇博士 通过卫星和地面勘测数据认为,1993年以来,海平面以每年3毫米甚至更高的速度在上升 气候变化国际科学大会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报告表明,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会上升1米或更高,最少不会少于50厘米。世界上大约10%的人口(6亿)处于被淹没的危险地带,即便是50厘米的上升水位也会致使大部分的家园被淹没。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人居署)指出,全球海平面20世纪平均上升了17厘米,1990-2080年,预计还将上升22到34厘米,这将对低海拔的沿海城市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世界各地共有3351座城市位于低海拔(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它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2008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