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属性的探索.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 教学距离论 ………………………………………………… 1  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 22  西方专家谈教育技术的未来 ……………………………… 29  教师能力和水平:素质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 …………… 37 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角色期待及培养 ………………… 40  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 49  论教育的双重属性 ………………………………………… 68  简论教育理念 ……………………………………………… 79  20 年后教育将会怎样 ………………………………… ?90 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 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改革 ………………………… 93  论中国的当代教育背景和改革发展态势 ……………… 108 C:\D and 教学距离论 【作 者】 张保钧 【内容提要】教学距离,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可 以操作性定性和定量处理和解决的矛盾或问题,它为教师创造 性教学提供理论根据。文章以活动、变体、适应这三个范畴为 中介, 以主体意识的机能作用为支撑点和联结点,运用系统分 析的研究方法, 全景性地揭露出: 目的和工具的教学距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的教学距离,不同层面的 教学结果的教学距离,瞬间性结果和关系性结果的教学距离, 前馈和反馈的教学距离。 【关 键 词】矛盾/ 距离/ 转化 解决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适应问题,需要认识在 教学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以便通过定性和定量地处 理教学内容来形成适合于教与学双方的作为教学中介条件的 变体内容。我们用 “教学距离” 这一概念来表达差别、联 系、统一、根据、转化等等在教学适应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的 诸多涵义。 同时,教学距离作为可以定性和定量处理的一般 尺度,它和 “与自身在一起的” 教学现实在本质中的趋向必 然的矛盾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注:黑格尔著,杨一之 译: 《逻辑学》 (上卷),商务印书馆 (北京),1974 年,第 1 C:\D and C:\D and 420 页。)任何尺度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它既能体现事物发 展质的无穷尽的多样性,又能体现事物发展量的无穷尽的规 定性,从教学距离的角度来处理教学过程在本质中运动的矛 盾关系,有助于我们通过对变体内容的量的处理解决教学适 应过程中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