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读书报告_
大学读书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读书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题 目 《大学》读书报告
学 院 阿里巴巴商学院
专业班级 物流131 学 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 余龙进 杭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编制
2
3
读后感范文
读《美德书》所想到的
摘 要:威廉·贝内特从圣经、哲学、寓言、童话、历史、诗歌、小说等人类文化资源库中精心遴选美德故事汇编成的《美德书》,是一本指导孩子们向善学习的读物。作者把关于美德的故事分为九类:同情、责任、友谊、工作、勇气、毅力、诚实、忠诚、自律。《美德 4
书》从简单通俗的小故事开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由浅入深、形象地对美德作深入的探索。在 《美德书》 中,德育内容所依托的是故事化的语言,让孩子在故事中受到感染,从故事中榜样人物的身上习得良好品质。《美德书》 展现了在价值多元的浪潮下对德育的审慎的思考,是对德育本真的坚持和对德育发展道路的追寻。
关键词:《美德书》 善 道德 公德 私德
一
德称美,而不称善,此译名与西方哲学相合,也与中国古代的人学不矛盾。中国古人称善者,其实指的人的心地:诚实、厚道、仁慈,有道德,是所谓德善;与西方哲人之称善者,颇异其趣。西方哲人所说的善,是good,是好,又定义为快乐、有利、无害,更抽象为理智、理性、智慧,很明显,是所谓智善。如果把智称为善,德则应称为美。
中国自宋代相传至今的《三字经》,起首即曰:“人之初,性本善”,此处的善只能理解为诚实、厚道,显然不能理解为理智、智慧,初生之儿难言有智慧,说诚实或许还差不太多。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的智慧增长了,却很可能变得愈来愈不诚实、不厚道,甚至愈来愈狡猾、奸诈而更不“善”了,这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德与善的矛盾:人之初,性本善;人及长,反不善了。还是西方哲人的称智为善,称德为美更贴切:随着岁月增长,智进美退。
按照西方哲理中的进化论的观点看人类历史,人类的智慧的确是愈来愈“善”了,是进化了,但德呢?人类的德是否也随着进化了呢?历史给出的回答似乎不是这样:人类的德并没有进化,甚至还可以说是愈来愈退化了、丧失了。
不知听谁这样说过:今人看古人,是迂子、呆子、痴子;古人看今人,是骗子、赖子、疯子。
上述说法,作为一个关于人类的普通的科学命题恐怕不妥,因为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证伪”,只要能提得出一个反例,即可推翻。但作为一种如前面所述的人类历史倾向性的概括,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换言之,即:今人看古人,智慧不足;古人看今人,道德匮乏。 今天的人们是不是道德匮乏呢?我倾向于认为:是。
二
过去的家庭里,孝敬父母,尊兄爱弟,是道德的绝对命令。水浒传中鲁莽的好汉李逵也想到要接老娘上山享几天清福。打虎英雄对待受人欺侮的兄长武大郎关怀备至,后来为兄报仇,更是不惜生命。今天的孩子最讨厌的恰恰是父母,儿女们长大后吃父母、掏父母、最后弃父母,这种事情在今天的媒体上已经屡见不鲜,为了一点财产,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掐、吵,闹到公堂上去的事就更多了。中国现代还有个特点,城里人只生一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 5
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兄弟姐妹之间的道德情感了。
过去男女谈恋爱,在产生亲密接触之前,多少总还有个或长或短的含蓄诗意的恋情过程。司马相如用“凤求凰”的琴声传情于卓文君。“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男女初相见时,彼此总还有一点羞涩。西方中世纪后期和近代,青年男子也有在心爱的姑娘窗前鸣奏或吟唱“小夜曲”的习惯。在今天的网络、影视时代再谈这些可能会让人笑掉大牙。问题却在于:爱究竟是什么?过去的人们视爱为情感、为婚姻、为奉献、为责任,属于道德加本能范畴,今天的人们视爱为欲望、为需要、为利益、为索取,属于理智加本能范畴。所以,今天的人们对于爱的愿望不是追求天长地久,而是只要一朝拥有。正是因此,今天的人们视爱为满足欲望本身,谈情感似乎是迂腐,于是才有快节奏、高频率,结婚(或同居)快,离婚(或分手)也快。其结果,自然是离婚率高,单亲子女增多,至于爱的道德和情感,也早就荡然无存了。 属于道德范畴的还有友谊。过去的人们重视友谊,友谊其实更应是情谊。鲁迅先生在与瞿秋白成了好朋友之后曾说,“人生得一知己,当以同怀视之”,可见他多么重视人间的友谊。古代的管鲍之交、钟俞之交、桃园三结义等感人的友谊故事,与今日官场尤其商海中的宰亲杀熟、专对朋友下手的现象相较,的确让人感到今人的友谊像前述的爱情一样,都已成了满足人们暂时的需要和牟取功利的理性工具,而愈来愈缺乏纯真情感和道德的内涵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