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名师精编课件 (38张).ppt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名师精编课件 (38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名师精编课件 (38张)

天子用鼎 诸侯用鼎 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礼乐制度是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维护工具,但礼乐文明凸现了西周文明高贵、典雅和精致的一面,在世界文明史上独具特色。 试分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三者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基础和实施法则;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解决了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礼乐制度: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探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家族血缘关系和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 (3)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1)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①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②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由“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变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 秦 清朝 (公元前221年——1912年)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1.夏朝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出现了公共权力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内容: 内外服制度 (2)政治特点: a.神权色彩浓厚,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b.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内服”是商朝国家的中心地区,即“王畿”,由商王直接治理。 “外服” 是商朝国家的外围地区,属于各附属国管辖。各附属国基本是独立的,有的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情境三:印象西周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了殷商,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镐京遗址。 西周政治制度的总设计师 周公 周公的困境与智慧 疆域空前扩大,如何实行有效的统治? 周公建制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材料: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弟周公旦辅佐,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分封制 (1)背景目的: (2)概念: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篇》 (1)背景: (2)概念: (3)分封的对象:同姓亲族为主体,功臣,姻亲,殷商的降族,原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 (4)分封的内容: (5)分封制的评价: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土地、物资、武装、人口。 势力范围 天下共主 等级序列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2.宗法制 (1)目的: (2)特点: (3)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4)宗法制的影响: 皇后朱宜修:“皇上已经娶了姐姐为福晋,连臣妾的孩子也要被迫成为庶子,永远摆脱不了庶出的身份,庶出的女子有多痛苦啊,臣妾与臣妾的额娘很少受到重视!” 材料: 商代,王位的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传子者中,又有传长子与传幼子等多种。……商代中期的九世之乱,其根源在于此。 问题:材料说明上述继承制度造成了什么危害?吸取这一教训,周王朝实行了怎样的制度? 继承人混乱???→???统治混乱???→?宗法制 諸侯 小宗 大宗 (宗主) 卿大夫 士 庶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