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创新方案】高一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 兰亭集序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时间:40分钟 分值:67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9分)
1.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悟言一室之内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解析:A项,“悟”通“晤”。
答案:A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 人之相与(交往)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一时)
C.感慨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生命的尽头) 向之所欣(过去,以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解析:A项,“修”应为“长、高”;C项,“化”应为“自然”;D项,“喻”应为“明白”。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rc\ (\a\vs4\al\co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世殊事异))
B.eq \b\lc\{\rc\ (\a\vs4\al\co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人之力而敝之)) C.eq \b\lc\{\rc\ (\a\vs4\al\co1(当其欣于所遇,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eq \b\lc\{\rc\ (\a\vs4\al\co1(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亦足以畅叙幽情))
解析:A项,前一个“虽”是连词“虽然”,后一个是连词“即使”;B项,两个都是“依靠,靠着”;C项,前一个“于”是介词“对”,后一个是介词“在”;D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因”,后一个是介词“用来”。
答案:B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 B.信可乐也
C.感慨系之矣 D.夫人之相与
解析:A项,“其次”文中古义为“曲水的旁边”,今义为“次第较后或第二”;B项,“信”文中古义为“实在”,今义为“相信、信任,书信”等;D项,“夫人”古义中的“夫”是发语词,“人”是“人们”,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C项,“感慨”古今义均为“有所感触而慨叹”。
答案:C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引以为流觞曲水 ⑥所以游目骋怀 ⑦足以极视听之娱 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①/②/③/④⑦/⑤⑧/⑥
B.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C.①/②⑧/③⑤/⑦/④⑥
D.①⑥/②⑧/③/⑦/④⑧
解析:A项,①/②/③/④⑦/⑤⑧/⑥依次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用作使动。
答案:A
6.从句式的角度考虑,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其欣于所遇
B.不能喻之于怀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解析:ABC三项是状语后置句,D是省略句。
答案:D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文章第三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C.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亦即所谓“畅叙幽情”。
D.文章借对快乐年华易逝的感叹,借对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亦大”的观点。
解析:B项,只是写了一个人的不同性格,“写了两种人”不对;“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生观上没有相通之处”也属无中生有。
答案:B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拓展作业.doc
-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练习题.doc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应用体验之旅训练.doc
-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从素材到写作内容》同步练习.doc
- 2012人教版必修一《包身工》同步测试.doc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第1课时)名师精讲.doc
-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同步练习.doc
- 2012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步测试.doc
-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第2课时)名师精讲.doc
- 2012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同步测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