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纪凡:未来三五年 光伏产业乱象会继续.doc

高纪凡:未来三五年 光伏产业乱象会继续.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纪凡:未来三五年 光伏产业乱象会继续.doc

高纪凡:未来三五年 光伏产业乱象会继续 “过剩”,似乎是我国光伏产业挥之不去的阴影。 纵然历经两年调整,但行业所期望的兼并重组并没有发生,而深度调整也远未完成,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并网问题等依然如雾霾般笼罩着光伏产业。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中国光伏产业还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而乱象也会继续发生”。对此,天合光能集团董事长高纪凡断言说。 出口格局趋健康 在日前的2013光伏领袖峰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介绍说,近两年来中国光伏行业的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年前,中国约90%的光伏产品出口,而且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其中美国市场接近20%,欧盟市场70%多。“过度的集中,实际上是不稳定的市场结构。”王贵清称。 2012年起,欧美接连抡起了贸易大棒,对我国光伏产业发起了围追堵截,而这对于本就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打击。一时间,大面积亏损、内外交困成了我光伏产业发展史上的关键词。 纵然历经贸易协商最终与欧盟达成了价格协议,但欧美的贸易保护对我光伏产业的重挫也显而易见。今年1~9月,我国出口欧盟和美国的光伏产品份额下降到了40%左右。 但幸运的是,前9个月我光伏产品对日本、印度、南非等新兴国际市场的出口量则持续增长,提升至50%多。其中,日本以超过20%的占比成为中国光伏产品第二大出口国。 因此,在王贵清看来,虽然2013年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金额下降了25%,但亚太等新兴的出口市场迅速崛起,再加上国内市场快速发展,可以说,我国光伏产业已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均衡的市场格局。 事实上,出口格局变动的背后,是全球光伏需求市场的变化。自2012年起,欧洲市场的光伏需求逐渐下降。“到2013年,亚太区一跃成为光伏产业最大的需求市场,占全球需求量一半左右。”来自Solarbuzz的高级分析师廉锐介绍说。 而对于中国来说,2013年可谓是光伏产业的“恢复之年”,今年的光伏总需求量将达8.5~9GW,而中国也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 根据他的判断,今年预计全球需求总量会达到35吉瓦,比2012年的30吉瓦增长约15%。2014年全球光伏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光伏需求量将比2013年增长20%左右,达到42吉瓦,而亚太区未来也将持续成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 产能过剩依旧 “光伏行业真的回暖了吗?”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朱俊生忧心忡忡,“据我观察,产能过剩问题只是暂时被掩盖了。” 事实上,有这种担忧的,不止他一人。而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光伏产业真正复苏仍需时日。 经历了2005年到2008年的辉煌,2009年到2012年的低谷,伴随着我国贸易争端的和解和国内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出现转机。以晶科能源为首,不少骨干光伏企业的业绩都出现了明显好转。 但这所谓的“回暖”,在高纪凡看来,源于过去两三年的优胜劣汰导致了行业的理论产能从60吉瓦降到约45吉瓦,而与此同时,中国、日本等新兴市场的高速发展,导致市场需求有了比较大的回升,在短期内出现了供求向好。 “这时不管是销售量还是毛利率,都达到了比较好的回升。” 据介绍,今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再度掀起了光伏电站的投资热潮,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不少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加快。今年四季度,中国光伏的单季需求量或将出现历史性突破,达到3~4GW。 但市场的高调回暖,也使得行业调整戛然而止,也正是在突然出现的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下,很多已被关停的光伏企业趁机“死灰复燃”。 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予介绍,国内600多个城市有300多个光伏产业园,其中百亿元以上的20多个,各个地方政府的扶植政策一大筐,扭曲了市场调配资源的作用。“而现在,一些闲置产能又启动了。” 他还提醒说,“明年,至少一二季度市场可能不太乐观,业界应保持谨慎态度,避免盲目乐观,防止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再出现。”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近几年来,即使是在行业的低迷期,产业整合也不是很彻底。地方政府的干预,使得不少光伏企业破而不倒。“目前行业出现了回暖,之前已经停产的一些小企业又开始生产,并扩大了产能,如此一来,实现企业兼并重组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而高纪凡也有同感。在他看来,中国光伏行业的这次调整并没有完成,因为优胜劣汰的下一步应该是兼并整合,而兼并整合并没有发生,而已发生的一些现象也是不正常的,应该是行业领先企业去整合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而实际的情况则是‘蛇吞象’。” 他还认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中国光伏产业还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因素,“乱象也会继续发生”。“其实整个行业形成三到五家大企业为主体品牌、占据75%左右市场份额,其他企业做配套的格局,这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局面。” 采访中,朱俊生对记者一再强调说,相对过剩不可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