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第21课 《与朱元思书》
PAGE
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比如,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给友人写书信就很讲究他们往往通过对某事的叙述或某景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自己的志趣或者是对友人的规箴、互勉之意。不信?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古代文人的短信,即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吴均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一一《与朱元思书》。(板书文题,简介作者)
二、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事见《梁书》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吴均传》。今人朱东润《诗人吴均》一文中有吴均年谱(见《中国文学论集》,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范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四著录:“梁奉朝请《吴均集》二十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体,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体,谓之曰:“吴均体”。其诗多为与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体”,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与顾章书》、《与施从书》和本篇。??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 本文见于《艺文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三、教师范读,朗读扫除文字障碍:
学生自读,识字断句。教师范读。学生朗读体会并作指导。
四、反复朗读,疏通文义: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3.按要求回答: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
4.再次熟读课文,基本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句的程度,小组间比试,鼓励在课堂上背诵全文。
五、快速默看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本文可谓写景小品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作者对这里的美景怎么评价称赞的?
明确: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试析第一段与二、三段的关系。
明确:第一段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与二、三段是总分关系。本文写景的基本格局是“先总后分”;先分写“异水”,再分写“奇山”。
3.第二段分写“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水绿,水清,水深,水急。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绿,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4.本文写景重在写山,文中直接写山的句子有哪些?请概括山的特点。
明确:“夹岸高山,……千百成峰。”山高,山陡,山多。
5.第三段分写“山”,除直接写山的特点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明确:寒树,泉水,好鸟,鸣蝉,高猿,幽林。烘托“山奇”。
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