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东洋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热电工程 焊后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PAGE 5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如东洋口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热电工程中管道焊后热处理的施工工作。
2、 编制依据
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
2.2《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10
2.3《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
2.5《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252-2001
2.6《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2.7锅炉及设计院图纸
3、作业项目的概述
为了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的组织与性能,符合下列条件的耐热钢管子与管件的焊缝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a、壁厚大于10 mm或管径大于108 mm的15CrMoG管子。
b、壁厚大于8mm,管径大于108mm的12Cr1MoVG钢管子。
4、作业准备
4.1主要劳动力计划
热处理工2人,电工1人,配合人员2人。
4.2热处理人员要求
4.2.1焊接热处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4.2.2热处理人员应按照《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职责。
4.2.3填写热处理施工工艺卡并经过专业负责人签字,方可热处理焊口。
4.2.4应严格执行热处理施工技术措施及工艺卡进行操作,做到操作无误,记录准确。
4.3主要施工设备机具
序号
名 称
型号/规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热处理控制柜
台
1
2
电加热带
133
件
2
3
电加热带
159
件
2
4
电加热带
194
件
2
5
电加热带
273
件
2
6
电加热带
377
件
2
7
电加热绳
SCD
m
6
8
电源电缆
16mm2
m
30
9
焊把线
202
根
4
50m/根
10
热电偶
根
3
11
补偿导线
根
2
50m/根
12
硅酸铝针刺毯
6000×600×25
件
4
13
钢丝钳
把
1
14
铁丝
4#
Kg
2
4.4消耗性材料
4.4.1施工所用的防护用品质量合格,数量能保证连续性施工;
4.4.2施工所需消耗性材料全部到位,施工中注意节约。
5、作业条件
5.1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处于正常状态;
5.2施工道路应畅通无阻、照明满足要求;
5.3防风、雨、滑等设施齐全;
5.4高空作业平台架板牢固可靠;
5.5防火器具齐全;
5.6各类记录表格满足作业质量记录要求;
5.7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员工熟知工艺流程、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各项内容。
6、作业顺序
热处理前准备
热处理前准备
热处理控制柜温度调节
加热带及保温被绑 缚
升 温 加 热
保 温
降 温
7、作业方法
7.1施工准备
7.2热处理柜温度调节
7.2.1根据材质设置焊后热处理需要的温度,设置升温、保温、降温时间,焊后热处理一般为高温回火,焊后热处理的温度与恒温时间见下表:
钢种(钢号)
温度(℃)
厚度(mm)
≤12.5
>12.5~25
恒温时间(h)
15CrMoG
670~700
1/2
1
12Cr1MoVG
720~750
1/2
1
7.2.2热处理过程中,升温、降温速度规定如下:
升温、降温速度,一般可按6250/δ℃/h(δ为壁厚)计算,且不大于300℃/h。
降温过程中,温度在300℃以下可不控制。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热处理温度一般不超过合金钢成分低侧钢材的下临界点。不需要热处理的15CrMoG、12Cr1MoVG管子焊后应有保温缓冷措施。经焊接工艺评定,且具有与作业指导书规定相符的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图的焊接接头,可免去硬度测定,需要时作检查。
7.3加热宽度
热处理的加热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60mm,对于特殊位置的焊口如三通、阀门及焊口边缘有障碍物时候,可用履带型加热带和绳型加热带结合使用。保温宽度,从焊缝中心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且每侧应比加热器的安装宽度增加不少于100mm,以减少温度梯度。保温厚度以40~60mm为宜,所用仪表、热电及附件,应根据计量的要求进行标定或校验。
7.4热处理的方法
热处理的加热方法,采用远控履带式电阻加热方法,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7.4.1把热电偶固定在焊缝上,热电偶探头与焊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