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渗透率调查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量土壤渗透率实验 及其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 指导老师:古励 小组成员:和雪杰,黄诗睿,罗琳,马韵,潘思宇, 徐思涵,黄凌云,李维,李柯桦,刘雨佳 测定 目的及意义 测定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掌握测定土壤渗透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研究城市内涝与土壤的关系,并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些基本讯息。从土壤性质入手,帮助解决城市中的内涝问题。 测定意义 土壤渗透性是土壤重要的特性之一,它与大气降水和灌溉水几乎完全进入土壤,并在其中贮存起来,而在渗透性不好的情况下,水分就沿土表流走,造成侵蚀。土壤渗透性与土壤质地、结构、盐分含量、含水量以及湿度等有关。为了进行比较,可在多个区域或用多种类型的土壤做实验。也可与做过这个实验的其他人共享实验结果,比较来自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渗透率。测量土壤渗透率,在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灌溉和排水的效率、使植物对水的利用达到最优化、提高作物产量、降低腐蚀等。 土壤渗透率测定实验 前期分析——影响土壤渗透率的因素 1 土壤成分 2 土壤结构 3 土壤密实程度 4 土壤分成 5 土壤含水率 6 表面植被 另:土壤渗透率与土壤侵蚀、土壤风化等众多因素均有关,本次研究针对城市中土壤,暂不讨论此因素。 * 影响土壤渗透率的因素 土壤成分 影响渗透性的因素有粒度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有机质。颗粒的大小主要影响土壤原始孔隙,而矿物质和化学成分主要影响颗粒与污水作用后孔隙的大小,有机质的含量、性质影响土体结构及土壤颗粒与污水的相互作用。在含水量与孔隙度近似的情况下,土层中随着砂粒(0.500~0.005mm)含量的增多,渗透率愈大。 * 影响土壤渗透率的因素 土壤结构 土壤中团粒含量较高时,则渗透性越强。(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团粒结构中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 * 影响土壤渗透率的因素 土壤密实程度 土的密实程度通常用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与孔隙比和孔隙率有关。 * 影响土壤渗透率的因素 土壤分成 不同的土壤类型,分层也不一样。一般人为地把他们分为A,B, C三个层,即A表土层,B心土层,C底土层。但是,同时由于城市建设,打造地基及施工会破坏原本的土壤结构,于是降低了渗水率。 * 影响土壤渗透率的因素 土壤含水率 在含水量不同的土柱中,随着土层湿度的增加,土颗粒对污水的吸力减小,进而土层渗透性降低。通过渠坡降雨入渗计算结果得到吸力与渗透系数的函数关系图,随着吸力的增大,土壤渗透率也随着增大。同时我国各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不一,可能导致土壤的含水率不同,从而使得各地土壤渗透率不同。 * 影响土壤渗透率的因素 表面植被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渗透性存在很大差别。根据土壤渗透能力可将8种植被类型分为4类: 第1类,落叶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极强; 第2类,草地、松林、灌木林和茶园,土壤渗透能力强; 第3类,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林,土壤渗透较强; 第4类,裸露地,土壤较紧实,土壤结构较差,土壤通透性不佳,渗透能力弱。 土壤渗透率测定实验 工具及材料准备 2L可乐(或雪碧)桶,去掉底和盖,截取中间均匀部分15cm; 一把锤子; 一块木板; 一把尺子; 一个能装1到2升水的桶、罐或瓶子; 一块手表; 一卷不透明胶带或电工胶带; 铅笔和纸或一台计算机,用来记录观测数据和结果。 土壤渗透率测定实验 实验步骤 找到一块适合实验的土壤,在进行实验前,尽量详细地描述其位置、夹杂的植被以及土壤条件等,记录观察结果,并以照片的方式留底。 在事先截好可乐桶5cm和8cm处分别用胶带标记。 将桶放在所测量土壤区域内,并将木板放在罐的顶上。用锤子击打木板,使罐嵌入土壤中约 5 厘米深。将土壤平面3cm处(即原8cm处)胶带作为水用量的测量基准位置。 将水倒入罐中,直至水面到达罐内胶带底部所处的水平面,并开始计时。随着水不断渗入土壤,水平面会下降。通过测量胶带底部与实际水面的距离,便能够确定有多少厘米深度的水渗入了土壤。从最初向罐中倒水开始算起, 到 30 分钟和 60 分钟时,分别用直尺测量这个距离。 数据处理,将30分钟和60分钟的测量数据分别记录在数据表上。将30分钟时土壤所吸收的水的深度除以30,得到前半小时内以每分钟厘米数计量的渗透率。将一小时内所吸收的水的深度除以 60,即得到整个一小时内以每分钟厘米数计量的渗透率。比较两组数据。单位统一为cm/min。 罗琳:一组:0.083/0.080 二组:0.300/0.290 刘雨佳:一组:0.443/0.410 二组:0.373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