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docVIP

2016秋人教版语文八上第17课《奇妙的克隆》练习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 奇妙的克隆 1.主题解说 本文揭示了克隆的奥秘,介绍了克隆研究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提醒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技的发展,严肃地思考克隆的意义,使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2.重点突破 作者用小标题的形式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提示一:作者用四个部分从三个方面介绍最新科技成果——克隆。首先介绍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待我们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之后,再介绍目前世界在克隆技术上取得的科研成果;最后讲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福音。其中第二和第三两部分实际上写的是同一个内容。 提示二:同一个内容分成第二和第三两个部分来写的原因是,第二部分写的是有关克隆技术的实验成果,而第三部分则突出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借此告诉我们克隆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提示三:课文按照“什么是克隆有关克隆的研究克隆的作用”的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属于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 结构图解 说明 对象 说明 顺序 实验 对象 研究 成果 时间 说明 方法 克隆—— 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低到高)克隆造福人类。 鱼类 鲫鱼 1979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鲤鲫鱼 两栖类 爪蟾蜍 1962 黑斑蛙 1978 哺乳类 鼠 多利羊 1996 4.拓展延伸 科学家名言录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细菌( ) 鲫鱼( ) 囊胚( ) 哺乳( ) chán( )蜍 bīn( )临 两qī( ) 繁yǎn( ) 2.根据语境写出与括号中的意义相对应的词语。 (1)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 (出于自然之势)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2)“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 (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居然能够做到,非常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 (3)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 (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 3. (南宁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宁市各县区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开展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传播壮乡文化。 B.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今年年初广西姑娘石芳丽撞倒老人后积极救治的事迹。 C.高考期间,一些爱心送考车为考生准备了考试所需的文具、风油精等提神药物。 D.我市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参与到“为礼让斑马线点赞”大型公益活动中来。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I-α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4)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5.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 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②如果从事科学技术工作而缺乏人文关怀,就有可能迷失方向。 ③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④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社会问题。 A.②①④③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①④②③ 6.学习了《奇妙的克隆》一文后,同学们对“克隆”的相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了以“走进克隆世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方式。 (2)请你为“克隆知多少”的主题调查活动设计两个问卷问题。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