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哈姆莱特》课后强化作业.docVIP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哈姆莱特》课后强化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014年春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后强化作业:第3课 哈姆莱特 Word版含答案 一、双基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船舱(cānɡ)       藩属(fān) 棕榈(zōnɡlǘ) 国玺(xǐ) B.阿谀(ēyú) 嗣(sì)位 戕害(qiānɡ) 蟊贼(máo) C.天谴(qiàn) 恭聆(línɡ) 禀赋(bīnɡ) 词藻(zǎo) D.吮吸(shǔn) 揩干(kāi) 山鹬(yù) 昭告(zhāo) 【答案】 C(谴qiǎn,禀bǐ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得天独厚的旅游景致,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商业运作的一大卖点。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我怀恋着绿色,如同涸澈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D.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这是中国科学家多年来奋力拼搏,在航空母舰研究领域潜心探索,无所不用其极,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的结果。 【答案】 C (A.景致:风景;B.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C.即使:表示让步假设的关联词,使用正确;D.无所不用其极: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在刚过去的元旦节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春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B.会议还要求研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确保企业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 C.日媒调查称超六成中国人因钓鱼岛争端拒绝日货,该结果反映出中国人的感情和行动对钓鱼岛问题造成了巨大影响。 D.兰考县弃婴收养所火灾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开展一次个人和民办机构收留孤儿情况大排查行动。 【答案】 A (B.搭配不当,应为“建立……的机制”。C.主客倒置,应为“钓鱼岛问题对中国人的感情和行动”。D.语序不当,“兰考县弃婴收养所火灾”应移到“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之前) 4.下列选项,对下列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地上的州郡邦国与天上的星空区域相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 B.古人的姓名字号十分复杂。自称称字,称人称名,这是基本礼貌。 C.《赤壁赋》中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点明时间,其中“壬”指十天干,“戌”指十二地支,“望”指每月十五。 D.古人坐立行走都要符合礼仪。室内的座位,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东朝西。《鸿门宴》中就有详细的记叙。 【答案】 B (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5.对莎士比亚创作《哈姆莱特》的社会背景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这一时代大背景是引发诗人思考的土壤。 B.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 C.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D.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理想。 【答案】 D(了解背景是解读《哈姆莱特》的关键。A、B、C三项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解读该剧,该剧借哈姆莱特之口,充分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而非浪漫主义理想) 6.对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漫画式的笔法把奥斯里克这个年轻廷臣的无耻帮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B.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在语言风格上与整个悲剧的氛围不相协调,这应是莎士比亚的败笔。 C.哈姆莱特与奥斯里克的对白在语言风格上具有某些喜剧色彩,这是莎士比亚敢于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创造。 D.“崇高和卑下、可怕与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一个品评,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答案】 B(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对其说败笔应是慎而又慎的,而且对于这种语言风格早有定评,如D项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评价) 7.对剧本的悲剧性结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完全是由他犹豫型性格所导致的。 B.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人文主义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因为他所处的时代还缺乏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 C.虽是悲剧结尾,可是哈姆莱特却以自己的死赢得了对旧制度、旧势力的道义上的胜利。 D.虽是悲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