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的器乐作品欣赏.ppt
中国近现代器乐作品欣赏 《渔舟唱晚》(古筝曲) 《渔舟唱晚》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乐曲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 二泉映月(二胡曲) 二泉映月是民间艺人阿炳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乐曲就是他凄凉悲惨一生的真实写照。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阿炳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行街》(江南丝竹) 《行街》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因经常用于婚嫁迎娶和节日庙会巡演而得名。乐曲轻盈欢快,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民间演奏的《行街》由慢板、中板、快板组成,反复的素材较多,不适合舞台演出。为了加强音乐的对比性,处于舞台效果考虑,上海民乐团的江南丝竹整理研究小组对完整的《行街》进行了大范围的删节。现在舞台演奏的较为常用的版本分为慢板和快板两个部分,慢板轻盈优美,快板则热烈欢快,切层层加快,把喜庆推上高潮,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江南丝竹 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 “国乐研究社”等组织。经常演奏的曲目有《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 8首,号称“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鸽飞》、《高山》、《流水》、《叠层楼》等乐曲也较流行。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一般为7~8人,少则3~5人。 《步步高》(广东音乐)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步步高:吕文成的代表作,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名乐。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在当时已很流行。 《步步高》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吕文成 吕文成] (1898-1981):广东音乐作曲家,演奏家。广东中山人。吕文成终生从事广东各种音乐的作曲、演奏、及演唱。20世纪20年代前后生活在上海时便已蜚声乐坛,后旅居香港。擅长演奏的乐器有高胡、扬琴。30年代首创钢丝二胡(即高胡),并采用两腿夹琴筒的演奏方法,大大地丰富了高胡的表现力,使高胡成为广东音乐中独特的主奏乐器。 吕文成一生创作发表的广东音乐作品已有一百多首,其中《平湖秋月》、《步步高》、《醒狮》、《蝶恋花》、《青梅竹马》、《蕉石鸣琴》等广为流传。其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传统的广东音乐风格,又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优点,曲调优美流畅,节奏生动活泼,闻之令人耳目一新。 吕文成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家,善于借鉴吸收各种民族音乐的技巧,将它们融入广东音乐中,他的不少作品都是自已演奏并灌制唱片。 吕文成也是一位出色的演唱家(子喉[青衣]),他唱的粤剧行腔自如,吐字清晰,圆润悠扬,饮誉艺坛,多次出国演出,深受好评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 原来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上海大同乐会 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成立,其前身是1920年创建的“琴瑟乐社”,会址在旧上海法租界一间私房中。当时一些著名的音乐家、京昆表演家,如萧友梅、黎锦辉、沈知白、汪昱庭、李子昭、王燕卿、杨树百、张子谦、吴梦非、吴钊岚、王寂都、俞鹏飞、苏少卿、陈道安等都与“琴瑟乐社”和郑觐文常有来往,活动频繁。在这些崇尚高雅音乐的文人雅士支持下,在缪云台、章士钊、欧阳予倩、殷太和、郑立三和当地士绅们的参与赞助下于1921年在郑立三公馆内正式成立了郑觐文定名的“大同乐会”,并于1923年迁至嵩山路36号的一幢二层楼房内。为了开展民族音乐事业,他邀请了社会名流蔡元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患者权利(医院)B-03 患者知情同意.pdf VIP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机械类_王兰美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PICC在新生儿中的运用.ppt
- 2025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 投影机 - 富可视 - IN3138HD说明书.pdf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职单招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pdf VIP
- 二年级上册浙科版综合实践第二课 管理我的书包 - 活动B书包变轻了.pptx VIP
- 应用文写作之活动报道高中英语作文课课件 2023届高考英语写作专项.pptx
- GBT43562-2023 畜禽屠宰操作规程 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