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及培养策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年地理高考试题解析及培养策略 专题1??地球地图 一:高考目标定位: 1.地图三要素;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其他等值线;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2007——2013年地球地图考点分析 ?? 年份 考查内容 试题类型 ? 2007 ? 全国卷I 6-8题 地方时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地理现象的判读 ? ? ? ? ? ? ? 选择题 全国卷II 3-4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相对高度、海拔的判读,应用) ? 2008 全国卷I 8-10题 地球运动(昼夜长短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 全国卷II 1-2,6-8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 2009 全国卷I 3-5题 地方时的据算、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全国卷II 6-7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高差、温差的计算) ? 2010 全国卷I 6-8题 等温线图的判读 全国卷II 9-11题 昼夜长短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 ? 2011 全国新课标卷 6-8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高差的计算、水流速度、坝顶长度的计算) ? 2012 全国新课标卷 6-7题 经纬网的应用(空间定位,区域特征) 全国大纲卷 6-7题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 ? 2013 全国卷I 9-11题 等压线的判读 全国卷II 6-8题 等温线的判读 从2007—2013年全国卷考点分析中看出,地球地图部分考点呈现以下特点; 1.注重基本知识的考查 ??????例如:在2007-2013年的地球地图部分,等值线的判读尤其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成为高频考点,但是难度在降低;而地球运动部分,不仅难度在降低,在近几年宁夏卷中都没出现。 2.立意灵活多变,突出能力考核 ??????地理高考试题从知识要求看,其难度在下降,试题的立意和切入点灵活多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地理事象、探讨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反映了试题的变化就是“轻记忆、重能力”的新高考考核要求。 三: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目前我校学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网络建构不完善,系统性差。 从目前学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欠佳,整体知识的把握不能融会贯通。 2.概念记忆,基本原理理解不准、不透 ??????概念记忆是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而学生在学习中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不能加以区分,且在地理事物的描述中不能准确的运用概念术语。基本原理理解不准、不适,导致解答问题的错误率高,有时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3.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较弱,读图、识图、迁移整合的能力欠缺。 地理试题中信息的呈现方式主要是文字、表格、图形三种方式,很多学生对地图的分析感到很棘手,对于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往往难以全面分析。 4.解题文字描述、书写不尽规范 ??????在综合题的答卷中,文字描述缺乏层次,条理,易将不同层次的答案放在同一层次描述。 5.知识遗忘快 多次测试中可以发现,同样的试题已考且讲评后再出现在试卷中,学生依然会有较高的错误率出现,说明知识的遗忘周期较短。 (二)????????????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1.依据考试说明,课标要求全面系统进行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新网络。 近几年全国卷地理试题基本上没有超出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核范围,其难度也在课标的要求之中,虽然考核的知识面并不完全覆盖所有知识,但从知识系统的建立和考试要求看,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面面俱到,不能留知识死角。 例如地球基本知识: [考纲要求] 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 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1)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2)两极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2.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一个纬度间的距离即1纬距约为111km。 低纬、中纬和高纬划分:低纬度0°~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