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抑郁个体识四别情绪词的认知机制研究.docVIP

116抑郁个体识四别情绪词的认知机制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6抑郁个体识四别情绪词的认知机制研究

抑郁个体识别情绪词的MCM认知机制研究:内隐还是外显? 杨治良杨治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杨治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yangzhiliang@online.sh.cn。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批准号06JZD0039)的资助。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2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宁波,315211) 摘 要 以抑郁大学生为被试, 运用PDP加工分离程序,并在被试筛选和刺激词选择中剔除焦虑可能导致的污染,探讨抑郁个体识别情绪词的MCM认知机制。结果发现:抑郁个体内隐和外显记忆出现了分离; 抑郁个体对负性词语的提取过程更多是内隐的。 关键词 抑郁个体; 心境一致性记忆; 加工分离程序 MCM Cognition Mechanism of Processing Emotional Words among Depressed Individuals: Implict or Explicit? YANG Zhi-liang 1 JIN Yi-bo 2 (1 School of Ps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2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Abstract: Depressed college students were examined by using the process disassociation procedure (PDP). In the process of subjects sampling and stimulus-words choosing, possible interference caused by anxiety was excluded and then depressed individuals’ MCM cognition mechanism of emotional words was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disassociation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occurred among depressed individuals; also, retrieving negative words of depressed individuals largely turned to be implicit. Key Words: depressed individuals; memory of mind concordance; process disassociation procedure 1前言 抑郁的研究已经持续40多年,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以往对抑郁的研究大多是调查描述性的,涉及抑郁与认知关系的研究较少,对抑郁个体识别情绪词的认知机制探索的研究则更少。近年来,随着心境一致性记忆( Mood- congruent Memory, MCM) 研究成为情绪和记忆关系的一个研究热点,心境一致性理论在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研究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心境一致性记忆是指人们对于与其心境相一致的信息的记忆成绩更好[1]。已有研究表明,抑郁个体也存在MCM效应,即抑郁个体对那些不愉快的或沮丧的负性信息有更好的记忆,抑郁个体的MCM很可能是抑郁得以保持的重要认知机制【2】。但是现有的研究在对抑郁个体识别情绪词的MCM认知机制主要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过程的问题上分歧很大。有研究者认为抑郁个体在识别情绪词方面多是外显提取的过程[3][4][5],也有研究者认为抑郁个体在提取情绪信息过程中更多是内隐的过程[6][7]。那么,抑郁个体在识别情绪词语方面究竟是有意识的成分多还是无意识的成分多呢?本研究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引入PDP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来探讨抑郁个体识别情绪词的认知机制,并在被试筛选和刺激词选择中剔除焦虑可能导致的污染,期望研究的结果能帮助认识抑郁的机制,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撑。 传统的任务分离程序可以通过改变测验指导语,考察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验两种记忆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来确定是否出现分离。但是任务分离程序可能导致在加工过程中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相互感染等问题。Jacoby(1991) 等提出的PDP加工分离范式则通过指导语设计了两类彼此独立的测验( 包含测验与排除测验),使意

文档评论(0)

186****0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