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培训内容.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蒙台梭利培训内容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完全区别于传统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手是智慧的象征,智慧通过工作得以实现。蒙台梭利强调幼儿的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认为手是人类第二双眼睛。 一:蒙台梭利的生平背景: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 1875年进入罗马小学,1883年选择数学(对传统的第一次挑战),1890年选择医学(对传统的第二次挑战),1896年大学毕业,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工作在精神病院的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开始学习心理学及教育学,对她影响最大的两个人是伊塔和赛跟。 1907年罗马贫民区招收幼儿(正常儿童);1929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蒙台梭利死前共开过九次会议; 1949、1950、1951年蒙台梭利连续三次获“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1952年死亡于荷兰。 二:蒙氏儿童观: 1.以儿童为中心,满足儿童的生理及心理需要。 2.儿童出生后具有精神胚胎期(心里胚胎期) 出生前:卵子 胎儿(生理胚胎期,人和动物共有) 出生后:新生儿 具有人格的人(心里胚胎期) 3.儿童具有吸收性的心智: 0~3岁无意识吸收 3~6岁有意识吸收(可创设感兴趣的环境) 4.儿童发展的九大敏感期——某一时间内幼儿对某种事情很感兴趣; 语言敏感期(0~3岁)例:听、说、读、写(4岁)、画等。 运动敏感期(1~4岁)例:抓、咬、捏、切、撕等 。 秩序敏感期(0~3岁)例:培养植物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生长过程等。 细节敏感期(1.5~3岁)例:找不同、抓珠子等。 感觉能力敏感期(0~5岁)例:视、听、嗅、味、触觉等 学习社会规范和社会礼仪敏感期(2.5~4岁):脱离以自我为中心。 文化学习敏感期(3~6岁) 数学敏感期(4岁以后):抽象的东西,激发潜能。 音乐敏感期(4岁以后) 蒙台梭利说:“我们不是在复制孩子,而是在激发孩子潜能。” 5.儿童充满个性,教育要因人而异。(善于发现孩子) 6.儿童有强烈个人自尊感。 儿童在炫耀的时候是希望得到肯定,教师应慎用惩罚。 7.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横轴为年龄;正数为情绪良好,负数为叛逆期) 8.儿童成长发展的动因发现: ——我听到了,但我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记住了;我做到了,也就理解了;(这句话强调动手操作) ——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Help me to do by myself!】(强调自由) 9.儿童的人性发展论: 工作人性论:工作构建完善人格。 自然成长论:遵循自然成长的轨道,教师协助幼儿完善。 三:蒙氏教育观: 1.教育观三要素:孩子、环境、教师。 2.环境创设的原则:物质环境;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 (1)结构秩序构建:蒙氏教具的五大领域要分开,区与区之间要有间隔,教具摆放要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易到难的顺序(可在墙上写上区角的名称)。要用帘子把不用的教具遮起来。 (2)蒙氏教室线:教室中央有一圈椭圆形的蒙氏线,线的宽度约等于幼儿脚掌的宽度,线的颜色要与教室的整体色调相符。线的距离标准以幼儿站在线上伸开双臂不碰到其他幼儿和障碍物为准,相隔两名幼儿距离为30厘米,即(幼儿人数)×(30cm)=线长。人多可画双圈,外圈与内圈的距离:幼儿侧平举时不能相碰。 (3)蒙氏教室内可准备世界名曲及世界名画或蒙台梭利格言或幼儿操作场景。培养幼儿美的情操,提升幼儿的审美观。 (4)日常生活领域要靠近水区,方便幼儿取水。 (5)教室内可放置一些可培养幼儿爱心的动植物。 (6)教室内不要有悬挂物。例:风铃。 (7)教室内最好用木质地板,以增强幼儿的触觉感。(进入教室换软底鞋,每个区域要有名字) 精神环境: 自由的原则:a被允许的自由——自己决定自己想做的事,即:和谁一起工作的自由;工作时间长短的自由;有询问提问的自由(举手回答)。B被限制的自由——违反团体利益;不遵守规则;不尊重教具。 真实与自然的原则:提供真实的物品,实物,利用感官感知;接触大自然、外界,自己种些植物。 美感与气氛的原则:简洁的美。 教具的使用性原则:教具是幼儿的学习工具,不要成为教师的展示工具。 混龄的原则:年龄不同可分组教学或个人教学。 成人是幼儿成长的协助者。 教师的角色:在蒙氏教室里,教师是观察者、辅导者和环境的准备者。观察分为:工作观察(选择教具,看幼儿操作吻合度);非工作观察:(幼儿的生活、身体、情绪)。 实践操作篇 小班凭直觉行动:多适用日常生活领域。 中班为具体形象思维:多适用感官领域。 大班为抽象性逻辑思维:多适用数学领域。 领域活动可重复进行。 教育内容: 一:日常生活领域: 1.基本动作——大运动和精细动作。 2.自我服务。 3.照顾环境与为他人服务。 4.文明礼貌的生活习惯。 二:完整的蒙氏流程: 1.走线: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