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代诗文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页 明代诗文整理笔记 第三章 明代前期诗文 时间:明初,明太祖洪武元年至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368—1487) 概况:明代前期指洪武元年至宪宗成化年间,共一百多年。明初诗坛上活跃着以高启、杨基、袁凯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大都生活在元明交替的时期,经历元末动荡的战乱与明初整饬政策下的高压统治,不少作品表现了时代的创伤与个人遭际,以及诗人在特殊环境中所产生的忧郁彷徨的心态,格调凝重悲怆;在散文创作领域,宋濂、刘基是两位较有影响的作家。他们尤以传记和寓言散文的创作成就著称。与明初创作态势相比,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的发展步入了低潮,文坛风行的是“台阁体”。它的盛行,与作家的生活遭际和当时相对安定繁荣的时局等因素有关。成化至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台阁体”的创作风气。   明初诗文作家大多由元入明,经历了元末大动乱,对民生疾苦、社会疮痍有着较深的感触,写了一些揭露黑暗、抨击暴政的作品。如宋濂、刘基的作品即是这样。但他们在入明之后,文风都趋于保守,对重大社会问题的反映大为削弱,而更关心文学如何为巩固新王朝服务,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宋濂、刘基和高启都是一代宗师,他们的创作对明代诗文的影响甚大。 线索整理: 诗 吴中四杰 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他们在明初都遭受到惨重的打击,四人都因为政治原因而死,造成了吴中文学的急速凋零,而且使得许多幸存者心怀恐惧,竭力压制自我以适应新的政治环境。 高启——书写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孤吟者 【生平概况】 吴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高启,他也是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元明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生活在元明交替之际,不少作品烙上了某些鲜明的时代特征,诗歌风格多种多样。 【作品内容及特征】   高启的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高启的大部分文学活动是在元末,许多诗歌都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文学特点。如他的《青丘子歌》直接表达自己的生活志趣,体现了脱离伦理的羁绊、自由发展的个性化要求,体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体意识。高启还有一些诗,表现精神自由遭受摧残、压迫的苦闷及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痛苦。元明之交,战火纷起,生活的动荡,对时局艰难的恐慌不安和个人前途命运的忧虑,使得高启不少作品流露出孤独、彷徨、忧郁的情绪。如《孤雁》“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高启的自由个性与正在形成的高压环境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甚至在他辞官回乡之后,仍然感受到沉重的精神压抑和痛苦。此外,高启诗作中还有不少登览怀古的作品。   杨基、袁凯诗中的乱世悲音 杨基 【生平概况】 与高启同时代而被称为“吴中四杰”之一的杨基也是一位在明初诗坛较有影响的作家。 【作品内容及特征】 他有些诗作对自己在当时环境中坎坷的生活遭际有所反映。如他的《忆昔行赠杨仲亨》。作为在生活在元明交替时期的诗人,杨基不少作品还保留着元季诗风艳丽纤巧的痕迹,但也时见佳作,如《新柳》。 袁凯 【生平概况】 袁凯是明初诗人中另一位值得一提的作家。他少时因赋《白燕》诗而得名,人称“袁白燕”。 【作品内容及特征】 袁凯有些诗涉及个人身世遭遇,较有真情实感,如《江上早秋》。这些诗篇抒写了作者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具有真实生活基础,读来感觉真切。 台阁体与茶陵派   从明永乐到成化年间,相对于明初高启、杨基、宋濂、刘基等人的创作,文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期。文坛上出现了 “台阁体”,即以馆阁名臣杨士奇、杨溥和杨荣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三杨在政治上廉洁正直,历事四朝,备受宠信。他们所写 的诗文内容大都比较平乏,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大多为应制、颂圣或应酬、题赠之作,饱含富贵福泽之气,多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这种文风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提倡,故而成为风气。 【台阁体的产生与流行的原因】 一是与作家的生活遭际有关。这些馆阁重臣身居要职,处境优越,容易产生歌颂圣德、美化生活的创作倾向,同时,相对封闭与狭窄的上层官僚生活,限制了台阁体作家的生活视野,故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内容单调、平乏; 二是当时政治平静、人事结构稳定、社会呈现出比较安定繁荣的局面的状况相对应,给台阁体提供了一种创作的氛围,作家表现出了陶然悠然的满足心理; 三是明初实行的高压政策在当时仍然发挥着威力,明成祖上台之后,对政治文化的控制更严,对士人的思想自由的钳制也更有力,对文人士大夫的迫害也大为加强。所有这些潜藏在社会安定兴盛背后的压力,多多少少对文人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使他们不敢去正视和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抒发个人的思想激情。 总之,台阁体是一种由压抑的道德和平庸的人格出发的文学,既缺乏对自我内在情感的切入,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关怀,并且缺乏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