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高一文科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的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农事安排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表中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A.注重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精耕细作模式形成并发展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注重农业经验总结及推广
2.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贱买贵卖,囤积居奇),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富商大贾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 D.政府为商业发展提供宽松政策
3.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 )
A.市和坊交织在一起的现象B.加强了对商人的户籍管理
C. 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D.长安城市规模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4.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5.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 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C.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 D.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
6.据统计:乾隆初年广州海关征税定额为271 953两,嘉庆初年增长为899064两;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国内各港口驶往东南亚的帆船共295艘;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列国抵华商船共计5 107艘。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这一时期( )
A.贸易出超地位优势明显 B.海外贸易取得一定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遭到冲击 D.关税增长主要依靠进口
7.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复存在 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
C.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8.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陋习,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主要反映了洋务派( )
A.意识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重视经营管理的市场运作
C.摒除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 D.重视民间资本的大量引入
9.下图反映的是1875—1931年主要年份手工土布(以平方码计)在国内棉布市场上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情况( )
A.反映了列强对华的经济掠夺加剧 B.说明提倡国货运动效果显著
C.客观上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
10.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 )
年份
1937.7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总计
工厂
数量
234
419
517
306
1061
1376
549
5462
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 B.说明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西移
C.使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达到平衡 D.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1.观察图3,这一材料( )
A.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表明股票投资的理念得到人们认可
C.说明中国开始组建合作性金融组织 D.反映国家对手工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12.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价值规律制约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