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4篇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27 页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27 页 工作考察报告范文4篇 近日,笔者随市政协调研组到××学习考察社区工作,所见所闻,让人耳目一新,××省××市的社区建设做法就是一个典型。从XX年9月成立社区以来,××市经过几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宽松、和谐、洁美的社区环境,××也因此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的示范市。在此,笔者归纳了几点××市的社区建设做法,或许能给我们正在开展的社区创建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一、设施投入多元化――破解“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难题 社区办公场所缺乏、设施简陋不仅××城区的社区有,在××我们也见到了类似现象。以××的江城街道为例,当初在划定社区范围时,总共有10个社区,其中只有两个社区有自有房,剩下8个社区都是临时借用的。而如今,通过政府给政策、松“紧箍”,这8个社区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已基本解决了自己的“自留地”。主要是五条途径:一、提供。有的由所驻社区的单位无偿援助办公场所,有的由房地产开发商无偿建筑。在××,政府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在城区社区内开发楼盘,必须为所在社区免费提供必要的办公用房或者活动场所,否则就无法通过验收和投入使用。在江城街道,我们就见到一个房地产公司为所在社区建的一幢近800平方米的办公楼,很是气派。二是合作。市城建部门在规划公共设施时,都会主动征求所在社区的意见,社区也会积极配合,以这种方式,江城街道解决了2个社区办公楼房的建设与改善问题。三是购买。有2个社区是通过这种方式运作的,一个采取了分期付款并提供相应物业管理和卫生保洁等以劳代资的方式,一个在所驻社区的企业改制中,以议价购买了闲置用房。四是争取。近3年,仅江城街道就争取民政部门星光计划建设资金50多万元,带动了所在社区办公室和活动室的建设。五是筹集。几年来,江城街道10个社区从驻区单位共筹集到建设资金近60万元,建设公用设施,改善办公设施,目前,这10个社区中每个社区都至少有4台电脑,1台数码相机,并且全部加入××数社区网站,实行网上办公。 二、社区服务无缝隙――化解“无偿服务不到位、有偿服务不着边”的矛盾 “服务是社区工作的生命所在”。这是我们在与××街道、社区干部交谈中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为此,他们开展社区工作是“一切围绕服务转,一切围绕服务干”。具体作法是:一、提供载体,搭好平台。比如,在江城街道,每个社区都开通“81890”这个电话号码,这是“好心人便民服务中心”的专线,只要拨这个电话要求帮助,你就能够很快得到包括卫生清洁、病人护理、搬家、钟点家政、管道维修、房屋中介等等便民利民的服务,据介绍,“好心人便民服务中心”平均每天服务10多本文来源: //次,全年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这也是对××人经常说的――“无偿服务的长效机制必须依靠有偿服务来支撑”的一个例证。二、建章立制,突出实效。比如,环境卫生是社区干部每天都要碰到的问题,××通过环境卫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全民化措施,如每日社区检查一次,每星期街道组织部分社区互相检查一次,每半月组织低保户和志愿者清理小区绿地、楼道等卫生环境,全市每月定1天集中整治日,等等,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要搞好服务,还要搞活服务,这是××社区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主要抓了两个方面:一是抓好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重点是抓了青少年扶老帮困、义务巡逻、文艺表演、社区法律、“夕阳红”等五支志愿者队伍建设,其中,江城街道的文艺队伍达600多人。二是构筑居民学习、培训、就业服务体系。举办法律知识、计生服务、就业培训、健康教育等培训课目,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知识培训。通过这些举措,使“我为社区服务,社区为我服务”的意识化作社区居民的自觉行为,让“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变为社区单位和居民的实际行动。 三、部门工作准入制――缓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紧张 在实际工作中,街道和政府职能部门如何为社区减负,社区居委会又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互协调,从而有利于推动各个方面开展的各项工作呢?××在这方面也深有体会。过去,××市政府下达的指标和布置的任务都由街道办事处指挥居委会来落实,一些部门除了下任务、提要求,把工作推给社区之外,根本不考虑社区的负担,有的甚至就是占房子、挂牌子,就算在社区建了机构,就算服务进了社区,后果却是:一方面,政府包揽了社区的事务,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社区的负担。一年下来,社区干部是忙里忙外,社区居民却得不到实惠,政府对社区工作还不满意,真是上下不讨好,社区干部自己也感到困惑,觉得是力不从心。而现在,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顺了。”比如,社区有事也有钱了,职能部门在向社区转移职能的同时,必须按“费随事转,权随事转,人随事转”的方式,保证社

文档评论(0)

178****78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