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页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已有 554 次阅读 2010-10-15 15:17 |个人分类: HYPERLINK /home.php?mod=spaceuid=462112do=blogclassid=140464view=me 城市社会地理学|系统分类: HYPERLINK /home.php?mod=spacedo=blogview=allcatid=7 科普集锦|关键词:城市文化,空间解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 [摘??要]城市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作为表层表现为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居民、文化活动及文化场所三者在城市精神及制度风俗的规范下互动形成,体现了城市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在空间尺度上城市文化空间表现为整体意向、文化分区、文化片区及文化设施等四种形态,在需求层次上分为区域型、提升型及基础型三个层面。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空间;文化意象;空间尺度;需求层次 1 城市文化及其层次 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作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过程。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与更替的过程中,城市通过自身集中的物质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活动的程度,并将其产品变成可贮存和复制的形式,通过它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如城市格局、街道、广场、建筑物、石碑、书藉)和无形的(如城市精神、制度、风俗等)的意识形态载体把城市文化一代一代往下传,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 那么城市文化怎么构成呢?怀特认为,如果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样可以把各种文化也设想为一个整体:人类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可以区分出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等亚系统。技术系统是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的,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依靠技术系统使自身同那自然的生息之地紧密联系。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这种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与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的。在该系统内有社会关系、亲缘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教会关系、职业关系、娱乐关系等。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知识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其中包括神话与神学、传说、文学、哲学、科学、民间智慧以及普通常识。 由怀特对人类文化系统或文化结构的理解,我们可将城市文化的结构区分为三个层次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陈立旭,2003)。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表层;制度文化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体系,反应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文化的中层;精神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内核。 2 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 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互动共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城市文化系统,城市的物质文化体现了城市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物质现象不仅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广义文化概念)的特征,而且也是一个城市文化风貌的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可以说,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所展示的东西要远远地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凯文·林奇指出,城市的物质文化,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锈了的栏杆,等等。“这些符号告诉我们其所有权、社会地位、所属的团体、隐性功能、货物与服务、举止,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这是感觉的一个构成,我们可以称之为‘易辨性’,即,在一个聚落里,居民用符号性的物质特征来与其他人沟通的有效程度。这些环境标志系统几乎是整个社会的产物,对于不熟悉当地文化的外来者常常是无法辨识的。但任何观察者都能通过分析它们的内容、准确性以及与所带信息的强度来了解它们,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和实地照片来得到检验。”一个阿拉伯城市的物质现象体现了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一个欧洲城市或东亚城市的物质现象则可能体现了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北京的四合院与上海的里弄,就是不同文化风格的民居;纽约的摩天大楼与上海的摩天大楼,虽然都是现代化建筑,但也具有不同的文化韵味。 城市居民通过“易辨”的公共文化活动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场所精神的体验,形成多层次的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城市公共空间,继而产生对都市结构的指认,形成都市文化意象。其“易辨性”及“有效性”有赖于对城市制度和精神的表征程度,由此可见,居民心理、精神上的认可和归依是形成城市物质文化空间的关键。笔者将占据一定物质空间、获得居民普遍认可、集中体现城市公共文化的场所称为城市文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