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古代戏曲文化史料综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研究 1997 年第 2 期 敦煌古代戏曲文化史料综述 陆淑绮 李重申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年代。佛教与北方少数民族的 习俗, 冲击了两汉以来形成的儒家正统观念。佛、儒、道相互渗透, 呈现出互为异趣的 民族文化特征, 致使表演艺术成为一种有助于人类幸福, 有助于塑造生活, 有助于教化, 并能为生活增添意义的一种活动或行为。各种单纯的艺术形态, 经嬗变、融汇, 最后形 成诸如 《踏摇娘》、《兰陵王》、《弥勒会见记》、《释迦因缘剧本》、《维摩诘经变文》、《孔 子项托相问书》、《下女夫词》、《茶酒论》等复杂而高级的艺术形态, 即中国古代戏曲。 戏曲从萌芽到成熟的系统资料早已荡然无存, 因此, 戏曲的渊源和形成的演变过程 就成了戏曲界长期争论不休的复杂问题, 至今仍无定论。今天, 我们打破了以往固定的 视野, 拓宽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从中国文化交流荟萃的敦煌去再认识中国戏曲, 从而 对它的进一步完善作出贡献。这也是我们立题研究的根本 目的。 敦煌是东方文明的圣地之一。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巨量的绝世珍宝, 从中可以寻觅到 许多戏曲演变过程的历史烙印, 如: 傩祭、舞蹈、音乐、百戏、武术、讲经、傀儡戏、俗 唱、 曲子、变文、脚本等。它既透露出戏曲的渊源、萌芽、综合融汇的基础和规律, 又 显示出戏曲的特点和本质。我们据此去追寻敦煌文化母胎中的戏曲因子、胚胎、本质、特 征、形态, 并结合人类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整 体, 从 “学问”和 “规律”的高度去探索, 这无疑会对敦煌戏曲文化, 乃至中国戏曲的 演变历史的研究提供更为清晰的认识 敦煌的祭礼与迎神赛社活动 敦煌的祭礼活动在已出土的各类文献卷子、壁画和画像砖中均可窥其身影。敦煌民 间的四时八节祭鬼神的风俗, 自汉唐一直流传至今。 2578 《开蒙要训》云: “乾坤复载, P 日月光明, 四时来往, 八节相迎。”其中春季的风俗有: 正月拜年、过元宵节、燃灯、设 58 坛演戏、献牲、过寒食节、 门挂桃符、踏舞设乐、四门结坛、安伞旋城、祭风伯、祭河 神、赛天王、赛祆、赛金鞍山神等; 夏季有: 浴佛、端午、七七乞巧盂盆会等; 秋季有: 重阳、中元节等; 冬季有: 冬至、腊八、结坛转经、画钟馗、驱傩等。 敦煌崇尚礼义, 因此, 祭祀遂成为社会重视的大事, 出现了内容丰富的祭文。 目前 敦煌遗书中保存的各类祭文有 150 多件。其中 381、 1477、 1725、 2832、 5637、 S S S S S 26 14、 3556、 4978 等都是祭文专卷。这些祭文, 内容十分丰富, 有祭人事、祭鬼 P P P 神、祭畜物等。由于祭文注重表情抒意, 所以具有较高的文学色彩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它 一般配合相应的仪式和盛大的迎神赛会活动进行,

文档评论(0)

3030080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