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推进科技减排 探索环保新路.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页 推进科技减排 探索环保新路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2版 作者:采访人 本报记者 查玮?日期:2009-02-06 □本期对话人物   段宁 1949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土木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2003年获教育部、科技部等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清洁生产、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以及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研究。     点击一  焦点关注????科学技术在污染减排中的作用   关键思路   科学技术是减排重要手段   记者:当前,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具体到污染减排,科学技术发挥的作用如何?   段宁:在污染减排中,科学技术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据我所知,国外曾有上百篇论文,都是通过分析经济增长、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这4方面因素,来研究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这三者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会导致污染物增加,而末端治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通常会使污染物排放降低。如果以上三者减排之和高于经济发展的增排量,则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   记者:在我国的污染减排战略中,科学技术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段宁:科技进步减排的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增排的速度,这是我国当前减排工作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   多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控制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模式一直没有发生根本转变,这很令人担忧。诚然,我国目前所取得的污染减排成果主要是通过大力推行末端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达到的。末端治理无疑是重要和必须的,可以快速地解决最容易解决的污染问题,但是,它不能解决污染减排的深层次矛盾。如果我们一直在末端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上“打转转”,企业本身用于减排的技术并不多,那么环境污染就永远也治理不好。   最好的末端治理技术,治不好最差企业排放的污染。我们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其资源利用率,这样才能大幅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才能有效地进行污染减排。可以说,污染减排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要通过技术进步,把污染物消灭在其产生之前。   记者:制约我国科技减排发挥最大作用的矛盾还有哪些?   段宁:当前,我国的污染减排工作开始呈现可喜局面,但是这两年末端治理的潜力已挖得差不多了,今后进一步减排必须解决与此相关的深层次矛盾。所以在余下的时间里,污染减排的任务更重了。   第一个深层次矛盾是我国还有很多企业技术落后,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和浓度都很高,有的工厂排放的废水COD超过10万mg/L。对这样的严重超标废水,任何末端治理手段都是无能为力的。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污染减排工作主要是靠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来处理COD,靠火电厂上脱硫装置来削减SO2,企业真正依靠其内部的技术进步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现象尚不普遍。   第二个深层次矛盾是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中后期,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速度十分迅猛。1995年~2006年,S O2排放量占全国70%左右,2006年占到78.4%的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行业,建筑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六大行业,其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均在16.6%与45.8%之间,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中国城镇化率多年来保持在1%,每年有1300万农民移居到城镇之中;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698美元,而农村居民仅526美元,物质需求量增长空间巨大;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制造中心。这3点因素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中国重化工产业在较长时期内迅猛发展的态势也无法改变。   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即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至少是2000年的4倍以上。假设今后国家仍以控制COD和SO2为主,如果2020年国家环境目标是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的水平,则2020年的COD和SO2排放强度应至少分别控制在2000年的1/4以下;如果2020年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   量下降到2000年的50%,则届时COD和SO2排放强度需要分别控制在2000年的1/8以下;如果2020年要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量的20%,则届时COD和SO2排放强度需要分别控制在2000年的1/20以下。仅靠末端治理显然是不可能达到这样大的下降幅度的。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思路  实现减排全过程控制   记者:目前,各地都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应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