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格兰仕企业文化—话—发展历程
PAGE
PAGE 2
企业文化
第一篇:荒滩上的奇迹
回望1978年:荒滩建厂
1978年9月28日
格兰仕的家庭文化,同事之间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
建厂之初是一个三无企业,无资金、无厂房、无设备
建厂最初的理念,让顺德那些背井离乡出外打工的乡亲们能够在家乡谋得一份工作
德叔抱着这个信念开始收集鸡毛、鸭毛进行废物利用,做一些羽绒毛纺制品
回望1983年:发展羽绒制品
有了第一个以格兰仕命名的新产品,之前只是做羽绒洗涤等加工品
“美的的起家”压瓶盖,一个卖几分钱,其产品相对于格兰仕来说太低端了
“英雄莫问出处”一个企业的出身只能代表他的过去
回望1990年:五下欧洲取经
格兰仕发展了十二年,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在羽绒服行业也飞速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款式非常新颖,以当时的格兰仕羽绒服的市场地位和便利的原材料来源条件,如果后期坚持做下去的话,是不会有现在的波斯登、雅鹿、鸭鸭等羽绒服知名品牌的。
这时候的德叔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想让格兰仕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仅仅做鸡毛掸子是不够的,去寻找更适合市场发展和需要的拳头产品
德叔五次下欧洲,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考察了很多产品,像空气清新剂、门铃、电饭煲,在日本的一个很普通的商场里发现了一台微波炉,从此改变了格兰仕的命运,德叔对这台微波炉很好奇,要知道在90年代中国几乎没有微波炉这个名词,所以他不停地问营业员,微波炉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有什么优点?当他一一弄明白了,他沉默了,因为他发现所有的微波炉全是东芝等外国品牌,而且价格吓人,一台微波炉要三、五千块,他当时就想如果把这样的产品和技术带到中国去该有多大的市场,能为中国人民造多大的福。
德叔下决心要做中国人自己的微波炉,让中国人不用花很多钱就能享用这种高科技产品
回望1991年:引进设备,招才纳贤
德叔一回来,很快就拿出了十几年的积累,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全套东芝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好端端的毛纺厂不投资、扩大规模,反而花这么高的价钱冒这么大的风险,做一个谁也不知道的产品,这不是疯了吗?德叔孤注一掷,背水一战,认准了要做微波炉
设备引进来了,可是还不行,没有谁会做微波炉,还得请工程师,于是德叔又开始不断地往上海跑,聘请微波炉专家,这真的很难,90年代的中国,谁舍弃国有企业这个铁饭碗,就等于是傻瓜,可也许是德叔的真诚感动了他们,也许是德叔立志造福于民的赤心感染了他们,这些专家,包括陆荣发、陈锦聪等等,放弃了当时最好的生活和环境,来到了顺德这个当时小小的渔村,开始研发中国人自己的微波炉。
为了尽快拿出产品格兰仕争分夺秒
回望1992年
埋头苦干一年多微波炉终于出厂投向市场,这是第一台中国微波炉问世的一年,也是格兰仕遭遇挫折的第一年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格兰仕人面前 ,如何为产品寻找出路,没有销路的产品等于垃圾,德叔把销售的第一站选在了上海,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城市
德叔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羽绒服市场部的副总裁明哥发开上海市场
他是中国第一个业务员!
他是中国第一个促销员!
他写了中国第一张产品宣传单页!
所以,在座的各位,今天你们能够促销员这个职务,你们要感谢陈副总,今天你们能用手中的宣传单页胜利的招揽顾客,你们要感谢陈副总
当时格兰仕把所有的钱都投向了微波炉,经济已经非常困难,明哥当时扛着微波炉坐着火车去的上海
明哥到了上海才知道给一个小小的微波炉寻找一个安身之所是多么的困难,所有人都拒绝他
上海最大的商场上海第一百货是所有商家要想销的好必需去的一个商场,当我们的明哥抱着格兰仕微波炉敲上海一百大门时,吃了闭门羹,这是什么牌子?格兰仕不是做羽绒服的吗?中国能产微波炉?格兰仕能做高科技产品?东芝在一全年都不能卖一台你们能卖?我们不信,我不上你们的货!
我们的明哥被浇了一个透心凉,要知道进不了上海一百大门,就等于进不了上海城,进不了上海城就等于进不了全国的供销社,进不了市场
央求了很多遍全部都失败了,大半个月过去,前方一台都没有卖,后方工人在翘首盼望,他不能这样下去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战争,陈副总找遍了每一个领导,只谈微波炉,可是没有一人理他,陈副总几乎要失望了,但是他不能退,因为整个行业的领导,工程师,工人,一双双的眼睛都在望着他,信任他,责任摆在双肩,他不能退,最后做到什么地步?陈副总不谈微波炉了,开始陪领导的老妈,老婆打牌,接孩子上下学,扛煤气罐等琐事,一个月都是如此。
明哥和这个领导由工作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他说:陈曙明啊,全中国我真没见过有哪家厂像你们这样执著的,作为朋友我能提供给你的帮助就是为你找个位子,但是肯定不好,一周内,你要能销售出去我就作为筹码和商场领导谈判,让格兰仕进场,但如果不能,那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陈副总第二天一开业就把格兰仕的两台样机摆上了货架,打起十分精神卖货。
一天两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