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生长问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野兔生长问题 摘要 “野兔生长问题”数学建模目的在于分析野兔数量变化规律,建立一种数学模型,拟合数量增长趋势,得到一种符合数量增长的生长曲线,达到预测并合理掌握野兔生长规律的目的。 解决问题时是在malthus人口增长率的基础上,由于环境的限制而加上竞争项“-bp”得到logistic生物模型,运用分析数据,建立在一种外在条件影响下的野兔生长拟合曲线,讨论环境影响及个体间种群间竞争下生长模型,检验野兔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并分析原因,根据所得的模型推测在正常的生长情况下野兔数量。 关键字:logistic生物模型 预测 生长规律 问题的重述 在某地区野兔的数量在连续十年的统计数量(单位十万)如下: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T=9 1 2.31969 4.50853 6.90568 6.00512 5.56495 5.32807 7.56101 8.9392 9.5817 分析该数据,得出野兔的生长规律。 并指出在哪些年内野兔的增长有异常现象,预测T=10 时野兔的数量。 二、问题假设 我们假设该地区连续10野兔的数量的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忽略误差,并把统计数据看成一个动态数列,由此我们可以根据统计中动态数列指标得出求解野兔生长出现异常情况的模型,根据动态数列分析方法得出野兔长期生长趋(规律)模型。 假设种群数量很大,在模型中认为P(t)连续而且可微。 假设种群内自然资源有限且没有受到其他种群的影响,即存在种内竞争没有种群间的竞争。 三、符号说明 四、问题分析 根据数据中野兔生长数量增长规律,对于生物增长模型,我们可以考虑到logistic模型,因为此种模型曲线是单调递增的,但是表格中明显不是单调的,于是可以分三段讨论,由统计数据可以客观得到如下结果: T=0、1、2、3时种群数量单调上升,对于生物增长模型可考虑到logistic模型 T=3、4、5、6时种群数量单调递减,是一种反常现象,仍可考虑logistic模型 T=6、7、8、9时种群数量单调上升,对于生物增长模型可考虑到logistic模型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对于生物模型,首先考虑的是logistic模型,考虑到logistic模型的增长曲线是单调的,而题目所给的数据中有一段是下降的,这是反常的情况,而正常情况应当是单调上升的。考虑到可能在这段时间内有使野兔减少的因素。不能在整个时间段进行拟合,我们应当在每个单调区间上进行拟合。 第一单调增区间 T=0 T=1 T=2 T=3 1 2.31969 4.50853 6.90568 第一单调减区间 T=3 T=4 T=5 T=6 6.90568 6.00512 5.56495 5.32807 第二单调增区间 T=6 T=7 T=8 T=9 5.32807 7.56101 8.9392 9.5817 我们把野兔生长情况分成了上表三个区间,建立野兔生长的logistic模型。 对于logistic连续模型,设微分方程为 ,, (1) 其中参数a,b 需要通过拟合得到。 的解为 . (2) 设已知连续三年的数据,其中,则由(2)得方程组 (3) 这三个方程中有三个未知量可以解出a,b如下: 将(3)中第一式代入第二、三式消去x0, 得 (4) 消去a 后得b 满足的方程 (5) 解得 . (6) 代入(4) 的第一式得a 满足的方程 (3) 求参数a,b的MATLAB程序 function [a,b, q]=hare(p,T) % 输入单调的连续三年数量p和时间间隔T(本题T=1), 输出参数 a, b和下一年的数量q a=log(p(3)*(p(2)-p(1))/(p(1)*(p(3)-p(2)))); b=(p(2)^2-p(3)*p(1))/(p(3)*p(2)+p(1)*p(2)-2*p(1)*p(3))/p(2); q=1/(b+(1/p(3)-b))*exp(-a*T)); 在第一个上升阶段, 对于连续三年(0,1,2)和(1,2,3)分别计算得到二组a,b值 0.99999629543280 0.09999899065418 1.00000189673056 0.10000006995945 在下降阶段,对于连续三年(3,4,5)和(4,5,6)分别计算得到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