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司马氏与西晋兴亡》的观后感
姓名:陈新 学号:201310602123
在何老师给我们推荐了网易公开课以后,这个星期我在上面看了一下《司马氏与西晋兴亡》,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司马氏建立了西晋和东晋王朝,再次实现了中国大一统的局面,为中国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管理者的管理不善,而且全国兴起骄奢淫逸之风。在公元281年爆发的八王之乱和记接下来的永嘉之乱,五胡内迁,刘民起义,使得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下滑,民不聊生,这些管理不善引起的后果直接使得西晋王朝的灭亡,同时也给以后的的王朝敲响了警钟。
司马氏的兴起要从司马懿说起。公元179年司马懿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179年。而此时掌管朝廷大权的是曹操,而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司马懿看不起曹操,所以决定不去朝廷做官。不过在曹操的威逼之下,司马懿还是勉强出山辅佐曹丕。司马懿是一个很能忍耐的人,曹操在时他毕恭毕敬,刻苦做事。诸葛亮北伐曹魏时,面对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侮辱下,他克制住了自己,坚持自己的只守不攻政策。后来在曹爽的排挤下,他再次装病退出朝廷。最后时机成熟以后,他发动了高平宁之变,从此把曹魏政权掌握在了司马氏手中。
在司马懿死后,由司马师和司马昭继续执掌朝政大权,虽然这期间虽然有过两次反对司马氏的起义,但是都被他们两兄弟镇压了下去。公元263年,曹魏实际领袖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东、中、西三路进攻汉中。蜀汉则以姜维为首组成抵抗军,据剑阁天险与魏军相持,魏军不能前进。邓艾遂率精兵偷度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出降,姜维闻讯后带部投降钟会,蜀汉灭亡。蜀汉的灭亡是必然的,当时魏国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比蜀国强大,而且后主刘禅软弱无能,骄奢淫逸,而且小人当道,比如黄皓,当将为把消息传到成都要求廖化守间隔的时候黄皓误导群臣说魏不会来攻蜀,因此间隔汉中失守是蜀无险可守,最终导致蜀国灭亡。此时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不但不懂得治国治军的策略,还专横残暴,惟我独尊。他曾经下令迁都武昌,可武昌物产不多,要从扬州那里运粮运物,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后来只好又迂回了建业(今南京)。他贪图享乐,乱杀大臣,弄得军民、君臣关系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之下,晋灭吴之战,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也是统一全国的战争。晋具有各方面的优势,但仍经过长期准备,精心策划,严密部署,终于迅速取胜。弱小的吴国面对强敌,反而轻敌大意,毫无有效全面的防备措施,结果一败涂地。
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并严禁私募佃客。又招募原吴、蜀地区人民北来,充实北方,并废屯田制,使屯田民成为州郡编户。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然而好景不长,政治的安定与统一更帮助他们累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纵情享受,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晋武帝领先作了荒淫奢纵的表率,晋书胡贵嫔传称:晋武“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使宴寝。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非常好色,好到什么程度呢?他曾经在中级以上的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庭中挑选了五千名处女进宫为自己服务,他是中国历史上拥有宫女嫔妃最多的皇帝之一,以至于晚上到哪里过夜,最后有个大臣建议坐着羊车在宫中行走,羊车在哪里停止就在哪里过夜,所以有些妃嫔就弄了一些主业和羊喜欢吃的东西来引诱羊。
司马炎在后来的选皇太子和皇太妃出现了决策失误,首先是白痴太子晋惠帝司马衷,后来又选了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太妃贾南风,还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但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反而埋下了祸根,在司马炎死后,很快爆发了八王之乱,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大批的人民成为权力争夺的牺牲品,每年死亡数万人,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西晋中后期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年),汉化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年),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爆发了永嘉之乱。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衣冠南渡”。这为东晋偏安一隅作了预备,大量的侨州、侨郡的设立,深刻地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同时,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中心进一步迁往南方史家谓永嘉之乱为中国历史上巨大的风暴。在此以前,中国本部的空间,全以汉民族活动为中心。但自怀、愍二帝被掳北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