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洲一体化与面向新世纪的欧盟机构改革
PAGE
PAGE 4
欧盟2000年政府间会议评介
社科院欧洲所 吴 弦
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谈判,欧盟2000年政府间会议终于就《尼斯条约》达成协议,引起了世人的普遍关注。作为20世纪的最后一次政府间会议,与80年代中以来的单一法规、“马约”和“阿约”谈判相比,本次会议具有突出的特点,意义独特,影响深远。以下拟就会议背景与谈判要点,作一初步的介绍和分析。
集中讨论机构体制改革以适应东扩需要,是促成本次会议召开的直接动因。欧共体所建立的一套组织机构,对于保证一体化实施,维护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协调其特殊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一体化深化与扩大,其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愈益明显,迫使欧共体不得不进行调整,以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众所周知,90年代中以来,推进东扩战略,在欧盟议事日程上,已占有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因为无论从历史联系、地缘政治与经济,还是应付全球化挑战、提高自身地位考虑,此举都意义重大。自1998年起,与申请国的加入谈判启动。这样,按照日程安排,在新世纪头10年内,欧盟成员将猛增至27国以上(除中东欧10国外,还至少包括塞浦路斯和马耳他)。而面对这一前景,成员国终于承认,如果不拟议机制改革,直至某些根本性改革,欧盟非但无法迎接扩大,而且有瘫痪之虞。究其原因,这既与此次扩大的特殊性相关,也是一体化发展中的内在、深层矛盾,在机制问题上的集中反映。
其一,发展不平衡与高层次调节的矛盾尖锐化,使得决策机制改革势在必行。下次扩大新增的成员国数量,超过以往4次扩大的总和,计有12国之多;而与欧盟现有成员的发展差距之大,更是前所未有。中东欧10国的人均GDP,平均仅占欧盟的32%,甚至远低于后者的4个最不发达国家(74%)。这无疑将使欧盟的发展不平衡状况,大为恶化。而与此同时,8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的深化进程,接连取得历史性突破,单一市场建设与欧元启动,政治联盟的确立(包括欧盟的第二、三支柱,即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内务与司法合作),又使得超国家调节更有必要。显然,在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势下,调节将更难在成员国间达成一致,严重影响决策效率。因此,如不改革决策机制使之更具灵活性,扩大后的欧盟,确有停滞不前之忧。
其二,使欧盟的权力体制有必要作出结构性调整。欧盟的权力体制,最初仅为6个创始国而设,随着成员国不断增多,其体制中的内在矛盾,也日渐暴露。而东扩后成员的剧增,特别是大量中小国家的加入,除影响决策效率外,还将触及到深层的决策“合法性”问题,进而要求就执委会组成和部长理事会的投票权数,重新作出安排,这将是欧盟权力体制的重大结构性调整,自成立以来尚属首次,必须在扩大前得到解决。
因此,举行政府间会议就机制改革进行谈判,以为东扩作好准备,受到了欧盟的高度重视。
然而,作为民族国家组成的联盟,改革直接触及到一体化的要害,即主权转让、权利与利益平衡(尤其是在大小国之间)等核心问题,特别是高层次调节将涉及成员国敏感的政策领域,而关于执委会、理事会的体制性调整,更关乎权力构成的再分配,致使议决改革殊非易事。早在90年代中的《阿姆斯特丹条约》谈判中,成员国就为此进行了激烈交锋,但因未能达成协议,终于决定再次召开政府间会议,专门讨论机制改革问题。
在此背景下,经积极筹划,政府间会议终于2000年2月正式启动。由于问题敏感、复杂,各国的地位、利益又不尽相同,与会方分歧极大,致使谈判在大多数议题上矛盾重重,进展缓慢。只是在12月的法国尼斯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经过极为艰苦的加时谈判,才终于就《尼斯条约》达成协议(会议于12月7日开始,原定 9日结束,但因分歧难于协调,不得不延期至11日凌晨。这是20世纪欧盟最长的一次首脑会议)。会议列出的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一) 执委会的规模与构成 这是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执委会是欧盟常设执行机构,负责监督、保证欧盟条约和决议实施,特别是享有立法创议权,故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各国看重。自欧共体成立以来,执委会的组成,始终实行大国2名执委、小国1名的分配原则。随着欧共体几次扩大,执委会人数不断增加,目前有20名之多,即德、法、英、意、西5大国各2名,其余小国各1名,人浮于事、运转不灵的矛盾已暴露无遗。如再接纳12国,执委会的规模还将膨胀,最终将臃肿不堪,无法正常工作。无庸赘言,从长远看,控制执委会人数势在必行。1
1 参见拙作《“阿姆斯特丹条约”谈判》,见《欧洲发展报告,1997-98》,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3月,第51页
为此,会议提出的两个主要改革方案是:(1)每个成员国仅保留1名执委(这显然是一种有利于小国的方案。早在“阿约”谈判中,所有小国即都坚持,本国必须有1名执委,如要控制,也应是大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