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公关关系的原则与职能 学习目标与要求 认识公关在组织中的职责范围 了解公关的基本原则与功能 掌握现代公关的方向及其作用学习目标与要求 第一节 公关关系的原则 公共关系的 基本原则是指社会组织在开展公关活动中,必须遵循的 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也是公关的性质、目的、职能和工作方法的高度概括 任何组织在开展 公关工作时,务必遵循其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有真实性原则、公众利益原则、创新原则、互惠互利原则和全员公关原则。 公共关系的原则 真实性原则 公关利益优先原则 创新原则 互惠互利原则 全员公关原则 一、 真实性原则 事实原则(真实性原则) 先有事实,后有公共关系 事实的客观、公正和真实应该是组织与公众以及媒体关系的主要基础 真实性是公关活动成败的关键,也是公关总原则道德核心所在。它要求以事实为基础,以信用为目标,尊重客观现实。 (一)以事实为基础 事实是公关活动的前提和依据,公关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传播沟通,而了解和掌握的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则是关键。 (二)以信用为实目标 公关工作以事实为依据,向公众提供真实的信息,目的是为了赢得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三)尊重客观现实 公关是建立信誉、塑造形象的艺术,客观现实是 其生命所在。 诚实守信 公众利益优先要求组织及公关人员必须做到: (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二)不断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 (三)关注社会问题 经典回顾 1988年,上海锦江集团汽车汽车服务公司做出“救死扶伤不收车费”的规定。几年来,司机途中救死扶伤达数千人,“救死扶伤有振华”已在上海市民中 传为美谈。 经典回顾 1998年上海锦江振华汽车服务公司“救死扶伤不收费 三、创新原则 公共关系是一门富有超前意识的经营管理艺术,创新性是永葆青春魅力的所在。 (一)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二)善于综合,汇聚成章 (三)变换角度,识人未见 四、互利互惠原则 互利互惠原则,指组织在公关活动中,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主客体关系,摆着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切实取得双方获利、共同发展的预期效果,从而实现双赢共进的目的 互利互惠原则 广东强力啤酒厂质量事故 应该保证组织自身工作的圆满完成 要对由组织的行为引起的相关公众负责,实际解决由组织行为引起的问题。 必要时牺牲组织的眼前利益,也要满足公众的利益要求。 把组织生存、运行、发展建立在满足公众利益需求的前提下。 五、全员公关原则 (一)良好的公关氛围必须依靠全员的力。 (二)全员公关需要全体员工精诚合作,开拓进取。 全员公关原则 “呆头鹅”飞了起来 最高的决策者必须有强烈的公关意识。 公共关系的工作必须要有组织的全员参与与整体配合。 要在组织内部形成浓厚的公共关系风气和公共关系文化。 相关链接 中国海尔”真诚服务到永远“ 相关链接 康佳”大拇指“行动计划 相关链接 美菱集团”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 公共关系的原则 水门事件 1971年6月,建立白宫监视组。 1971.9.3小组成员闯入埃尔斯伯格的精神病医生办公室 1972.6.17小组成员在水门公寓民主党主席奥布赖恩的办公室安装窃听器,被当场逮捕 水门事件被《华盛顿报》披露 1973年初,总统以“行政特权”为由拒绝参院调查 1973.3用“国家安全”一词进行辩护 1973.7总统助手证实有录音磁带 1973.7.24,最高法院表决迫使尼克松交出录音带,尼克松拒绝交出 1973.10“周末夜的残杀” 1973.11尼克松发表申明 1974.7 尼克松受到弹劾 1974.8.8尼克松宣布辞职。第二天生效。 点评: 掩盖事件真相 蔑视公众 与媒介交恶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职能 公共关系功能是指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及其社会环境所发挥的积极、独特的作用与影响这是公共关系之所以产生和存在 的基础及其价值所在。 。 简单的宣传活动 多元化、多层次功能体系。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职能 明确公共关系职能,是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首要条件,对于正确评价 公共关系价值,提高公关务实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共关系对组织的直接功能 公共关系对组织的作用正是表现在它帮助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建立一种适应的关系。 一、塑造形象 塑造良好的形象是现代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与神圣职责。良好形象是任何社会组织立足于社会的根基,既是一笔无形财富,也是每一个组织长期奋斗的最高目标。 良好的形象是组织的巨大财富和竞争力,也是其联系公众的桥梁和纽带。 无形资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