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之革文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之革文学

第九讲 80年代(前期)文学(二) 一、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指反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以这一改革对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为基本主题的文学。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高晓生的“陈焕生系列”、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浮躁》、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代表作品 1、高晓声 “陈奂生系列”——《陈奂生上城》 指高晓声创作的以陈奂生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这些作品是分两个时期完成的。一是80年代初的《“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一是90年代初的《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高晓声以他的陈奂生系列小说,为人们勾勒出了一幅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变化的历史画卷,对中国农民命运也进行了文化上的反思。 《陈奂生上城》发表于1980年,是这一“系列”中最为精彩的一篇。《陈奂生上城》是高晓声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高晓声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在这篇小说中有最典型的表现。 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性格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他们善良而正直,无锋无芒,无所专长,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似乎无有足以称道者。他们是一些善于动手而不善于动口的人,勇于劳动而不善思索的人;他们老实得受了损失不知道查究,单纯得受到了欺骗会无所察觉;他们甘于付出高额的代价换取极低的生活条件,能够忍受超人的苦难,去争得少有的欢乐;他们很少幻想,他们最善务实。他们活着,始终抱着两个信念:一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相信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活下去;二是坚信共产党能够使他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但是,他们的弱点确实是很可怕的,他们的弱点不改变,中国还会出皇帝的。” 2、路遥《人生》 路遥《人生》题记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荣获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通过孙少平的形象,作家尝试给高加林们指出一条出路。作家以整个身心体察的生命与爱、苦难与意志流淌在诗意的叙写中,作品由此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 “作家的劳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这是作家路遥在回顾《平凡的世界》创作过程时说过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路遥不讳言自己和高加林们相一致的恋土情结,将艺术和生命的根深扎在黄土地上,体现出一种地之子的苦难情怀。这种苦难意识体现出的个性、人性光彩非常可贵。路遥小说充满了昂扬的诗情,作品中的社会风云、乡间农事、儿女情事、生命个体境况都有富有诗意的叙写,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较强。 二、知青文学 “知青”是对一代具有特殊经历的人群的称谓。由于知青运动与数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命运相连,因为以表现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知青文学,就成为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含义的文学概念。 一开始的知青文学也融汇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潮流之中。80年代初期和中期,知青文学达到高峰,也出现了大批知青作家。张承志、王安忆、韩少功、马原、刘恒、史铁生、阿城、池莉、梁晓声、王小波、张抗抗、铁凝、张辛欣等等都是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知青作家。在新时期的文坛上,不管是一开始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还有朦胧诗等等这些一系列的文学潮流中,知青作家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代表作品 1、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 整个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浓郁,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1984年获全国最佳中篇小说奖,是几十万北大荒知青生活的一个缩影,小说是第一个正面表现了知识青年大规模返乡的中篇小说,小说中不仅仅展现了疯狂年代的混乱气息,还有知青在心灵、肉体上所受到的折磨,但在此之上,他还展现了知青们在困难年代中的英雄主义和因为经历而磨练出的惊人毅力。 2、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史铁生没有去写知青的困苦,而是带着人性角度去挖掘民间的精神力量。史铁生抛掉了个人的苦闷和感伤,从清平湾那些平凡的农民身上看到了美好、淳朴的情感,看到了他们从苦难中自寻其乐的精神寄托,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3、张承志《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也体现了一种独立思考的知青姿态。整部小说都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激情,宣扬的是一种对人生理想坚忍不拔、矢志不渝的追求,像是一个满怀对生命赤诚的青年的心灵语录,字里行间跃动着苍茫而又典雅、高贵而又朴素的美。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