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制集权不断加
7、下列关于宋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衙互不统属,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B、枢密院分割丞相的财权 C、枢密院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D、“强枝弱干”、“守外虚内”的部兵原则 1.(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2.(2008上海历史,A组6)“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三藩之乱 解析:前两句诗是说渔阳一带的叛乱发生,结束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奢靡无度的生活(因为“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创作的)。因此反映的应是安史之乱。 3.(2008上海历史,A组7) 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 A.西汉 B.隋朝 C.宋朝 D.清朝 4.(2008宁夏,26)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5.(2008年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6.(08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 *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汉武帝 宋太祖 明太祖 课标要求: 从中央与地方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刘邦大封同 姓王,以为依仗 刘氏“天下一家” 的格局,就能巩 固皇权,稳定天 下,他分封给同 姓诸侯王的土地 面积甚至超过了 中央直辖的土地 面积。结果他死 后不过18年,诸 侯王就发动了叛 乱。 西汉前期形势图 课堂设问 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逐渐尾大不掉,“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开始发动叛乱,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胁。 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样做的呢?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贾谊《治安策》 ??????????????????????????????????????????????????????????????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汉景帝 七国之乱 一、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王国问题(地方分权力量)的产生与解决 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归纳】 ①建立中朝(决策) ②设置刺史 ③实行推恩令 与酎金夺爵 →削弱相权 →监察地方 →瓦解王国 3、汉武帝集权措施的影响 ①积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权力过度集中导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争权,政局动荡。 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 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 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封王拱卫中央 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 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限制诸侯国的权力 B.分割王国封地 C.剥夺诸侯王的封国 D.加强中央集权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贪图享乐 貌不惊人的安禄山 “安史之乱”平定后,星罗棋布的藩镇 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 课堂设问 “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 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社会动荡不安 唐朝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1、唐朝设藩镇(节度使) 2、“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3、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