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世界咬遗产经营管理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夷山世界咬遗产经营管理模式

PAGE PAGE 2 武夷山世界遗产经营管理模式 摘要:武夷山遗产的经营管理模式已成为国内遗产地保护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典范。本文先大体介绍了武夷山早期的开发经营过程,然后根据本人通过电话咨询当地友人所得、结合相关新闻报道,着重描述现如今武夷山景区内外的经营管理状况,尤其是围绕传统的武夷文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及其对当地经济及居民生活的影响,最后给出个人对“武夷模式”的总体评价以及对其今后发展的些许建议! 关键词:武夷山;产业化运作;传统文化;经营模式;特色;品牌战略 参看“武夷山”的百度百科名片,可知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东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其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早在1982年,其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福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而鉴于其所具有的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中国政府成功将其申报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1999年12月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7年5月8日,国家旅游局又正式批准其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尽管如今已是“可持续发展”成为主题、人人都在高调呼吁“环境保护”的时代,可事实上国内大部分景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不容乐观,遗产地遭到严重破坏的事例更是屡见不鲜。而令人略感欣慰的是,武夷山是目前被保护得较为完好的一处世界遗产,其经营管理模式也是众多遗产地中唯一被社会各界人士(无论是中外游客,还是专家、官员)所纷纷称道的。如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就曾在武夷山欣然命笔题词:“武夷山是一个高尚旅游的地方。”联合国专家莫洛伊博士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武夷山是人类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永久象征。” 黄大维,谈武夷山模式 黄大维,谈武夷山模式——武夷山风景区开发模式的调研报告,互联网,2007 那么武夷山的经营管理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2007年,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大维发表了一篇名为《谈武夷山模式——武夷山风景区开发模式的调研报告》的文章,对武夷山景区(自开发伊始至该稿发表前)的整体规划、建设与营销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接下来,笔者将对该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提炼与总结呈现,然后根据本人通过电话咨询当地友人所得结合相关新闻报道,对现如今武夷山景区内外的经营管理状况(尤其是对它的产业化运作)进行重点介绍,从而较为全面地阐释武夷模式的昨天、今天,继而展望其一个更好的明天! 回顾昨天(1979-2007) 总的来说,黄大维的该篇报告是从策划、融资、建设、营销这四个阶段内容阐述了武夷山景区的开发与发展过程。 首先是策划:1979年,崇安县成立了武夷山建设委员会,并请来南京工学院的建筑学家杨廷宝教授及其弟子们,一起对景区进行细致的考察,达成开发共识。策划工作是围绕武夷山景区的自然与文化特色来展开的:利用九曲溪的“一水绕群山”与天游峰的“不临水而尽九曲之胜”——此山水人文高度融合、阴阳相宜的境界,同时针对“竹筏”这一千百年来武夷山人水上行走的交通工具与历代名人畅游武夷的必备载体,景区人推出了“九曲溪竹筏旅游项目”与“天游峰开发项目”;运用武夷山红茶与岩茶的绝对优势,策划出茶文化旅游线——在元代贡茶茶园故址办起茶叶研究所,建设了集茶艺表演与山水观赏于一体的御茶园,又把九龙窠岩壁上的6棵大红袍古茶树精心保护起来,把武夷名茶集中培植在去大红袍的游道两旁,尽情打造茶文化品牌;随着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参与性旅游拓展,景区又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于2001年策划开发了备受青睐的桐木大峡谷漂流项目…… 接着谈融资:武夷山开发之初,崇安县是偏远山区,无力投资;景区刚刚组建,更无法靠自身力量搞开发建设。于是,景区管理者通过“跑上级、跑部门、跑外地”,请来各路名人、领导,引进客商,帮助宣传与支持开发。当时的省委书记项南曾五上武夷山参与调研,并“亲自拍板——从l982年起连续5年从当时为数不多的城市维护建设费中,每年拿出l00万元,用于武夷山的开发建设”。到1996年为止,景区自筹及争取投资的建设资金共达5096.47万元。 1998年为申报世界遗产,景区将门票、竹筏票经营权抵押给农业银行,贷款解决了1.2亿元的环境整治经费。申遗成功后,为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更好地保护景区,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于1999年11月创立国有控股的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管委会控股51%,职工全员入股,占14%,引进福州新华都集团,占35%),以协议的方式将风景区资源特许专营权授予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将风景区景点门票总收入50%作为专营权费上交风景区管委会。如此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政企分开,既解决了融资,又有利于灵活经

文档评论(0)

132****60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