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分类号Y17
备案号9491-2001 q日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轻二〔行业标准
OB/T 2527一2001
缝纫机零件
热处理通用技术条件
2001一11一15发布 2002-05-01实施
OB/T 2527-2001
前 言
本标准是对原轻工业部发布的专业标准ZBY 17015一1985《缝纫机零件热处理通用技术
条件》(该标准曾由国轻行文发布转化标准号为QB/T 3544-1999,内容同前)
的修订。
本标准对原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改变如下。
— 对术语进行增删,删除了通用术语(退火、正火),增加了新工艺的术语,修改了
硬化层深度的定义;
— 对原“技术要求”的条文重新进行了分类:
— 增加了表面淬火的内容:
— 扩大了 “零件速度与零件硬度值要求”的有关内容,并增加了“各类不同零件的硬
化层深度值”供设计人员参考之用:
— 对于有效硬化层深度大于。.30mm和小于0.30mm零件的深度测定分别规定了硬度
检验标准;
— 增加了第四章分类。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缝纫机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工股分有限公司零件总厂、上海市缝纫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鑫、董雪娟、张维青。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的行业标准QBIr 3544-1999《缝纫机零件
热处理通用技术条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OB/T2527-2001
缝纫机零件 代替QB/T3544-1999
热处理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缝纫机零件热处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缝纫机钢制件及铁基粉末冶金件热处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B/T224一1987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230-19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31一19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172一1999 黑色金属硬度及强度换算值
GB/f1818-1994金属表面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4340.1-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617-1985钢的感应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9450-1988钢件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
GB/T9451一1988钢件薄表面总硬化层深度或有效硬化层深度的测定
GB/T11354一1989钢铁零件 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
QCn29018汽车碳氮共渗齿轮金相检验
JB/C4155一1999 气体氮碳共渗
JB/T9204-1999 钢件感应淬火金相检验
JB/T9211-1999 中碳钢与中碳合金结构钢 马氏体等级
QC/T262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
YB/P5148-1993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3 术语
3.1有效硬化层深度
从零件表面垂直方向测量到规定的显微硬度值距离。
3.2 铁素体氮碳共渗 (软氮化)
在约500C-600℃之间在零件表层同时渗入氮、碳原子的低温化学热处理方法。
3.3 奥氏体氮碳共渗
在约600r-700℃之间在零件表层同时渗入氮、碳原子的低温化学热处理方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01-07-16批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