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上课日记反思Reflection.doc

生物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上课日记反思Reflection.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生物科學史與科學哲學 生物體的基本構成:細胞論,跳躍式的 歸納法則---上課日記反思 上課日期:101-04-06 繳交日期:101-04-10 護理組TA8001033陳萩憶 本週課程中最值得記錄的事件?我對該事件的想法如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1)描述事件(如最感興趣、最不懂的…) 1.對照中西文化的科學發展演進? (2)對該事件我的想法: 雖然明朝的發明與西方發展是同一期間,可是卻在清朝沉寂,是否當時因清朝是外族入侵,為求統一因而壓抑持續的發明,又因西方文化的傳入,所以到清末,又開始往外拓展而興起西學之風。 對於宋應星、李時珍、徐霞客等人,是對徐霞客最有印象,因為幾年前在旅遊節目曾有介紹過,有提到他算是最早的旅行者(雖然他是一位地理學家),其著作徐霞客游記也記錄不少中國大江南北的地理景觀地貌與人文特色,尤其是喀斯特地形,如果到過雲南,一定會到昆明的石林風景區,導遊也會特別介紹徐霞客。只是覺得在明代應該是求功名,而徐霞客卻用另一種方式行走各地,頗印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奇人。而這幾年因旅遊的普遍,也再次興起研究徐霞客風,開始探究其走過的地方,也開始所謂歷史遺跡或自然景觀的世界保護遺產註記,似乎也是經歷沉寂及再被發現一樣。 (3)如是反應的理由本週課程中最值得記錄的事件?我對該事件的想法如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不管是細胞還是細菌的發現,創始者最初的動機起源,一個關鍵時機的持續是很重要,從思想、工具設備、知識與經驗的累積,慢慢從徒手到機械運用(現在的科技),都是在改善人類的方便性。若是用植物的研究,以現在眼光來看,應該不會有人沒事就在進行植物切片觀察,即使想做,大概也會被否決吧! 多一點質疑或許能夠尋求原因,甚至有新的創意,不管是知古或知今,也可能是一知半解,但往往也是只知其果卻忘記初因及過程。而這些科學家的經驗,是否也在暗示許多的研究做了之後,一樣被置於角落乏人問津,如果引不起興趣或共鳴,一樣有可能不會持續下去。 徐霞客的喀斯特地貌雲南昆明的石林風景區 雲南麗江古城 韓國慶州 從書本的圖片到親眼所見,真的覺得傳統發明真不簡單,對於遊客而言,水車大概是在觀賞,也不會特別想當時何以會有這樣的發明吧!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