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1.ppt

  1. 1、本文档共4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中医学 健康: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亚健康:未病、慢性疲劳综合征 科学:古称:“格物致知”,最早见于严复《天演论》。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某一领域内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理论体系: 思维方法:整体系统辨证思维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各种文化现象 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三)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二、中医学的学术特色及优势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五、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六、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症 证 病 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要素,个别表面现象。 各阶段证候是疾病全过程:阶段本质反应。 每一病有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全过程本质认识。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 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 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辨证内容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和 论治的 关系 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中医病证结合:感冒分期 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肝炎——肝胆 湿热、肝肾阴虚 1.精气说学: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2.人身三宝:精、气、神 3.沿革: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被“元气论”同化 “气一元论” 气体状态的物质 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 一切可感的现象和状态 (一)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1.阴阳之气交感:氤氲化生万物。 2.无形和有形之气 (二)运动是精气的根本属性 “物之生谓之化,物之极谓之变。”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三)气是万物的中介 大千世界,一气牵系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一)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 精、气、神——人身“三宝” 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之本原。 (二)说明生命活动的整体性 天、地、人——三才:均统一于精气之中 (三)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气者,人之根本也。 (四)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百病皆生于气。” (五)指导疾病的诊断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六)指导疾病的防治 调气 关键性问题 概 述 1.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它是古人探索宇宙本质和解释宇宙的一种世界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 2.历史沿革: (1)形成于西周:《周易》的易卦 (2)春秋战国时期应用于医学理论:《黄帝内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周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的一种最佳状态(即“和”)。 阴阳互藏 概念——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涵阳,阳中涵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互藏是阴阳二气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又是构建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阴中寓阳,因而阴依阳机时存在,阴以阳为根机时化;阳中涵阴,因而阳依阴而存在,阳以阴为源而生。 关键性问题 1.木曰曲直:“曲直”指树木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曲能直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和舒畅等性质、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曰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光明、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皆归属于火。 3.土爰稼穑:指人类种植物和收获谷物,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金曰从革:从革为变革之意,引申为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曰润下: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向下、滋润、闭藏的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1.归类法 (1)取象比类:确定五行属性的方法之一。“取象”即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