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自由落体运动.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由落体运动 1、特点: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v0=0,a=g,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 3、速度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g.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为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不同,通常取g=9.8m/s2。 2、基本公式: 速度vt=gt 位移h=gt2/2 推论:vt2=2gh 斜率k=g 二、新课教学 [演示1]硬币和纸袋分别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同时下落。(观察下落速度) 1、亚里士多德的认识,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7世纪,这种观念统治了人们两千多年之久。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古希腊伟大的物理学家) 结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2伽利略(1638年)的质疑:两个物体mA>mB分别由同一高度下落, 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当把两物体捆在一起仍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会是怎样呢? 讨论分析: (1) 整体分析: (2) 局部分析 : mC=mA+mB, vA>vC>vB 伽利略的贡献 两种说法相矛盾,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结论: 新的观点: 重物体不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vC> vA>vB (1)将纸袋揉成纸球和硬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下落速度。 (2)把硬币装入纸袋与另一枚硬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观察下落速度。 若减小空气对运动物体的影响会如何呢? 结论: 结论: 几乎同时落地 几乎同时落地 [演示Ⅱ]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 讨论: 方法: [演示Ⅲ]牛顿管中的物体下落 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重的铁球和轻的铁球下落快慢相同。 如果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时),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不同物体,它们下落的快慢应该相同,而与物体轻重无关。 结论: 1、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 [备注] 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此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物体下落的运动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2、特征: (1)只受重力;( 2)从静止开始下落。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将下列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重锤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 电源,后放开纸带,让重物带动纸带自由下落; B、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接好电路; C、用夹子将纸带固定在重锤上,并将纸带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限位孔;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BCADE 方法一: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思考:如图所示,重物D自由落下的运动真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吗? 怎样做才能减少误差? 只是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 ①受空气阻力作用; ②纸带不可能绝对保持竖直,运动过程中与底板、限位孔都有摩擦。 ①选用密度大的重物; ②释放纸带前保证纸带竖直。 方法二:频闪照片分析法 根据频闪照片记录的各时刻小球位置,可直接判定轨迹为直线 根据小球在不同时间里下落的位移的规律可判定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给出的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相图片 hⅤ= hⅥ= 由以上数据看出: hⅠ= hⅡ= hⅢ= hⅣ= ?x= at2 恒量 3、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 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且大小约为9.8m/s2,方向竖直向下,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2、对自由落体加速度的理解 (1)重力加速度g是一矢量,方向竖直向下。 (2)在同一地点,不同物体,不论轻重,g值一样。 (3)g值的大小会随高度、纬度变化而变化,高度 越高,g值越小;纬度越高,g值越大。 (4)一般计算中g取9.8m/s2或10m/s2,无特别说明 的,都按g取9.8m/s2进行计算。 地 点 纬 度 重力加速(m·s-2) 特 点 赤道 0° 9.780 最小 广州 23°06′ 9.788 武汉 30°33′ 9.794 上海 31°12′ 9.794 东京 35°43′ 9.798 北京 39°56′ 9.801 纽约 40°40′ 9.803 莫斯科 55°45′ 9.816 北极 90°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