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主任、教授 李秉龙 博士 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一、常规现代农业所面临 的困境与挑战 现代农业使人类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生产率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口增长和食物营养要求提高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人口爆炸而造成的粮荒及其他威胁。 但是常规现代农业发展也给世界带来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生产效益下降,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枯竭等,这些问题使得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1.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在下降 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预测,把发展中国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要计算在内,预计全世界的食物生产年增率应达3%-4%。 如果仍按常规农业对工业能源的利用率,就意味着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及用于农业的份额的年增长率应超过6%-8%。 显然,一次性能源生产的增长是绝对满足不了需要的。 另一种计算表明:要是发展中国家到2025年都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生产水平,全球商品能源生产至少需增加5倍。 2.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的破坏 从理论上说,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在环境、生态上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系统整体上看,结构单一,特别是单一经营的高度专业化系统,缺乏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种植农作物的农户与饲养畜禽的农户相互分离,不象传统农业那样植物、动物相互利用废弃物质和能量,因而物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是从系统的结构上看,现代农业通过大量化肥、农药、机械动力等无机能量的投入、缩短草牧食物链,并以大量的物质离开农业系统而输出,因而造成了系统有机质和养分的亏损。靠大量地投入机械、化肥、农药和饲料添加剂来维持农业系统的高产量,破坏了传统农业在某种程度上保存的一种农业系统内部的调控机制。 3.农业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和恶化 (1)土壤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耕地资源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水资源减少 (3)森林资源破坏速度加快 (4)生物资源锐减 传统现代农业的困境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启示和思考 ①在处理同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用征服者统治被征服民族那样的态度来残酷地对待大自然,而应变征服自然为协调自然,使农业生产更符合客观规律。 ②农业生产必须尽量利用自然机制和可更新资源,尽量保留自然生态结构和功能,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维持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偏离自然状态的结构和机能越远,要维持这种人工状态的代价就越大。 ③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而且必须始终以遵循生态规律为基础,经济结构必须与生态结构协调一致,而以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平衡为前提条件。 ④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的同时,必须处理好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内涵与基本特征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与环境大会,成为谋求人与自然协调,保持环境清洁和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新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1981年,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R·布朗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此奠定了农业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1984年,哥尔丹K·道格拉斯提出并分析了“农业的持续性”。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教育法”中,率先提出“持续农业”的新构想,并很快得到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的响应。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2000年粮食: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 1988年粮农组织在荷兰丹波召开的国际农业与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是“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简称SARD)”的新战略,阐明了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及行动计划。 1991年9月联合国总部成立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农业协会(WSAA),这些工作对于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观念的形成、发展和行动都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 1996年11月,粮农组织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农业发展技术和要点。 1997年6月,在德国布朗瑞格专门召开了国际可持续农业会议,是对全球可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发展。 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次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强调指出:农业和农村的可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