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一复习 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一复习 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 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①建议:“大一统”天经地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GO ② 宣扬“君权神授” : 主张加强君权但又要施仁政: (人君受命于天但必须遵循天道)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③ “三纲五常”忠孝思想: 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②新儒学带有鲜明的神学色彩; ③也由现行政治制度的反对者成为拥护者; 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①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②规定国家教科书为“五经”并设立教官为“博士” ③兴办太学并命各郡县设学校(郡国学) 1(10年天津卷)2.《史记》载: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 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2(09年安徽卷)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 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 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3(09年海南卷)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 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 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 * * * *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 董仲舒 单元一复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考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学习导航 一、兴起背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2、汉武帝举贤良策 1、从“无为”到“有为” 3、董仲舒“天人三策” 1、董仲舒思想主张 3、评价董仲舒思想 2、董仲舒思想特点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措施 2“罢百尊儒”的意义 一、兴起背景 1、汉初需要从“无为”到“有为” ①“休养生息”国力日盛 3、新儒学主张“大一统”,顺应国家统一形势 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 ②但社会潜伏危机 减轻田租;释放奴婢遣散士兵;轻徭薄赋 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察举制: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 (前179-前104) 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刘向把他比之为姜太公和伊尹,认为其功业远远胜过管仲和晏婴 上《天人三策》晚年著《春秋繁露》 等书。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主张。 2、董仲舒思想的特点 3、评价汉代新儒学 积 极 消 极 ①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统一 ②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 ③利于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④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⑤唯心主义成分多,神学迷信色彩浓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2、“罢百尊儒”的社会意义 ①儒家备受推崇,成为正统思想,逐渐传统文化主流 ②成为任官受爵的标准,打破贵族世袭提高官员素质,利社会进步 ③教育为儒家垄断,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④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从“无为” 到“有为” 原因 匈奴未患 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剧烈 过程:察举;三战匈奴;推恩令;盐铁 作用: 造就西汉王朝的强盛 董仲舒的 新儒学思想 特点:糅合了__、__的一些思想 内 容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__和__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___与___ (3)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___ 新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 措施 (1)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2)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3)举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作用:正统思想、主流文化核心 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 2、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 ) 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 C 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 ②防止旧势力复辟 ③毁灭文化 ④加强思想控制 (2000年津赣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