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方案.doc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组  韩霞 「学情分析」 本诗选自《必修2》阅读鉴赏板块的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学生在《必修1》中没有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相对来说,诗歌阅读鉴赏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显不足。正因为这样,《必修2》第二单元的每一首诗歌对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古人真挚的情感。 方法目标:1、学生能够学会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寻找关于主旨的表达思想感情的诗句。 2、培养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敏感性。 3、通过分析意象,把握主人公情感,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1、分析意象。   2、理解本诗中体现出的乐景衬哀情和“对写法”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通过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中的画面。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总体设想」 以情为主线,关于诗歌鉴赏的方法贯穿在讲解中,使同学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古人深厚而真挚的感情。 「特别说明」 这首诗在《古诗十九首》里有它特殊的地方,就在于这首诗在男女主人公方面可以做多种解读。教者会就着其中的一种着重讲解。但是所谓“诗无达诂”,而且无论是哪一种解读,最后的情感都会落实到思念,做别的不同的理解反而会使思念加浓一倍,所以允许课堂上有不同的意见提出,并且正好体现了“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新课标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十九位无名诗人的作品,梁萧统把它们合收在《昭明文选》中。这十九首诗之所以能够穿越动荡的岁月流传至今,并且在后世被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它们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十九首诗都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达了深厚真挚的感情。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一起体悟主人公寄予其中的深沉而浓郁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 听读设问:一是注意其中某些字的特殊读音,二是揣摩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 学生听录音后,老师明确两个字的读音——“遗”(wèi)和“还”(huán),顺便简单补充汉字音形义结合的特点。 2、学生齐读。 学生带着对整首诗感情基调的把握齐读这首诗。 三、问情 1、教师设问: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你是从哪个诗句感受到的? 学生讨论、发言,必要时老师进行引导。 教师准备: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忧伤的。从“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可以直接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忧伤的原因是“同心而离居”。古代的男子由于种种原因离家在外,夫妻二人天各一方,相爱却不能相守。从题材上来说判断这是一首情诗,抒情主人公抒发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启示一:可以从直抒胸臆的句子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设计说明:本环节让学生在听和读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从感情基调入手,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情感,并学会诗歌鉴赏的第一种方法。) 2、教师设问: 本诗中有没有出现游子的形象?你能看出游子什么样的感情?从诗中找到依据。 学生积极讨论,发言。   教师准备: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句诗给我们呈现了男主人的形象。他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此刻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他的心因为望不到日思夜想的妻子而忧愁和憔悴。这两句诗中我们看出了游子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要求学生带着对游子思念之情的理解自由诵读这两句诗。学生的声音明显地凝重了许多。 四、问表现手法 1、教师设问: 本诗中妻子形象出现的背景是哪几句诗?妻子此刻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积极讨论发言。 教师准备: 妻子同样对游子充满了深深的思念。妻子形象出现的背景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一“江南采莲图”。 要求学生揣摩前两句的情绪齐读前四句诗。 2、教师设问: 请同学们用散文的语言把前两句的“江南采莲图”再现出来。 教师准备: 材料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采莲的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材料二: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学生积极发言自己摹写的“江南采莲图”。全班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