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肌肉 可分为浅(表情肌)和深(咀嚼肌)两部分 主要功能为咀嚼、语言、表情和吞咽动作 一、表情肌 起于骨壁或筋膜,止于皮肤,收缩 力较弱。 肌纤维排列成环形或放射状,多围绕面部孔裂,如眼,鼻和口腔。 主要有眼轮匝肌、口轮匝肌、上唇方肌、额肌、笑肌、三角肌和颊肌等 。 手术或外伤切开皮肤和表情肌后,应顺着肌纤维的走向缝合以免形成内陷瘢痕。 由面神经支配运动,如面神经损伤--表情肌瘫痪,造成面瘫--面部畸形。 (二)咀嚼肌:主要附着在下颌骨上。 1 升颌肌群(闭口肌): 主要附着在下颌支上。 由嚼肌,翼内肌和颞肌构成。 肌肉发达,收缩力强,牵引力以向上为主,伴有向前和向内的力量。 降颌肌(开口肌群): 主要附着在下颌体上,是构成口底的主要肌。 由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頦舌骨肌构成。 其收缩时,总的牵引方向是使下颌骨向后下方。 四、血管 一、动脉 二、静脉 一、动脉 动脉: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有舌动脉、颌外动脉、颌内动脉和颞浅动脉等 。 各分支间和两侧动脉间,均通过末梢血管网彼此吻合---颌面部血液供应特别丰富。 临床意义:大出血时,需压迫动脉的近心端,才能暂时止血;促进颌面部局部组织抗感染和伤口愈合能力。 二、静脉 静脉:颌面部静脉系统较复杂且变异大。常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 浅静脉网由面前静脉和面后静脉组成。 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其可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面部静脉特点:静脉瓣较少,当肌肉收缩或挤压时,易使血液返流。 颌面部感染,特别是三角区的感染易逆行传入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五、神经 面部神经由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组成 运动神经主要是:面神经 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第七对脑圣经。出颅后分为三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其中后两者与口腔颌面部关系密切 (一)三叉神经 上颌神经: 四段:颅内段、翼腭窝段、眶内段和面段 主要分支:颧神经、蝶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 下颌神经:混合神经,含有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 出颅后分为2股,后股较大,主要为感觉神经,有耳颞神经、下牙槽神经和舌神经 (二)面神经 运动纤维:分五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 味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 分泌纤维:泪腺、舌下腺、颌下腺、腭及鼻腔黏膜的腺体 面神经损害 临床表现 1、颞支—额文消失 2、颧支—眼睑不能闭合 3、颊部—鼻唇沟消失、不能鼓腮 4、下颌缘支—口角偏斜 5、颈支—颈部皮纹消失 六、涎腺 涎腺 组成:三对大涎腺(salivary gland),即腮腺(parotid gland)、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和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 以及小粘液腺 腮腺: 最大,主要分泌浆液,有面神经分支穿过,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 颌下腺: 分泌浆液为主,少量粘液,开口于舌系带两旁的舌下肉阜 ,易赌塞致颌下腺炎 舌下腺: 最小,分泌粘液为主,小导管多 七、淋巴 颌面部的淋巴组织分布极其丰富 ,有环形组和纵形组两大淋巴群,构成颌面部的主要防御系统。淋巴结小而柔软,不易触及。 常见淋巴结有:腮腺淋巴结、颌上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和位于颈部的颈浅和颈深淋巴结 淋巴结对于炎症、肿瘤的诊断、肿瘤的治疗、转移及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八、颞下颌关节 1、、组成: 下颌髁突、 颞骨的关节凹与关节结节, 关节盘、 包绕关节周围的关节囊 2、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 具有转动和滑动两种功能 本章小结 本章简要介绍了人体口腔颌面部、牙列的正常解剖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简要阐明口腔、颌面的层次关系和器官形态,辨识其结构特点,以及功能活动原理、发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口腔临床护理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恒牙 (二)、恒牙 28-32颗 6-7岁开始出牙 12-13岁出齐(智齿除外) 智齿18-26岁之间萌出,也有终生不出者 乳牙、恒牙 一、牙齿 (三)牙位记录法 一、牙齿 (三)牙位记录法 例如: 书写为:7B 左侧上和第二磨牙 右侧上颌乳尖牙 书写为: Ⅲ A 三、牙齿的形态 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三部分组成 (二)、牙体组成 1)牙冠:暴露在口腔部分。(每一有5 个面 ) 2)牙根:埋藏于牙槽窝内。(前牙—单 根、 磨牙—多根)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 (三)、牙冠形态 牙冠的形态 :唇(颊)面、舌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