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济南游篇
“山水圣人”旅游区 济南旅游 济南概况 历史名人 旅游资源 济南历史 济南概况:位置 气候 行政区域 人口 经济 交通 通讯 教育 外交 济南名士 舜 李清照 泉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特别多? 济南泉水的世界之最 济南泉水源流 十大泉群: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黑虎泉泉群、珍珠泉泉群、百泉泉群、涌泉泉群、玉河泉泉群、袈裟泉泉群、百脉泉泉群和洪范池泉群。 趵突泉 趵突泉 金线泉 趵突泉吉祥物 趵突泉吉祥物 黑虎泉 泉城广场 济南旅游业敲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国际旅游城 中部:泉城中心旅游区 东部:章丘旅游区 南部:泉水生态保护区 西南部:西南山岳与文化旅游区 北部:黄河旅游区 济南话 第二章 黑虎泉 位于南护城河东端南岸陡壁下,北与解放阁相对。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这泉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宽1.7米。穴由青石砌垒,上有巧石悬挂,下有顽石啮波,左右秀石错落。洞穴隐露,从远处望去,犹如猛虎吼天。泉水涌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泉中占第二位,最大涌量约4.1万立方米/日。 第二章 大明湖在济南旧城北部,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历水陂”,唐时又称莲子湖。北宋文学家曾巩称“西湖”、“北湖”。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 昔日,大明湖范围很大,南到濯缨湖,北通鹊山湖。西晋永嘉年间,建城墙把湖分开,基本形成现在的规模。湖水面积46公顷,水深平均3米。水源来自城区诸泉,然后由北水门泄出,流入小清河,东注渤海。湖底为不透水的火成岩,泉水不能下泄,再加合理的排水系统,便形成了淫雨不涨,久旱不涸的特点。 大明湖 第二章 大明湖风景秀丽。岸上翠柳垂荫,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荡,荷花似锦;水面小舟争渡,画舫徐行;更有那楼台亭榭,隐现其间,酷似一幅立体大画。正如志书所载:“湖光浩渺,山色遥连,夏挹荷浪,春色扬烟,荡舟其中,如游香国,箫鼓助其远韵,固江北之独胜也。”(清代乾隆《历城县志·山水考四》)大明湖历史悠久,纪念古人政绩、行踪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观很多,诸如历下亭、铁公祠、小沧浪、北极阁、汇波楼、南丰祠、遐园、稼轩祠等,引得历代文人前来凭吊、吟咏。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曾巩、苏轼,金、元的元好问、张养浩,明代的李攀龙、王象春,清代的王士祯、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 大明湖 第二章 千佛山 千佛山,原名历山,位于市区南部,海拔285米,占地110余公顷,为济南三大名胜之兴国禅寺山门一。古时称历山,相传远古时代的虞舜耕稼于此。不同的朝代,又有其他称谓:春秋称靡笄山,战国称靡山,南北朝称舜山、庙山、舜耕山,亦称迁祓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雕佛像多尊,并建“千佛寺”,渐有“千佛山”之称。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为“兴国禅寺”。千佛山(历山)遂成为香火胜地。自元代始,每年农历“三月三”和“九九”重阳节举行庙会。新中国成立后,于1959年辟为公园。 趵突泉广场、济南名士林、泉标广场、颐天园与童乐园、下沉广场、四季花园、滨河广场、荷花音乐喷泉、文化长廊、科技文化中心、银座购物广场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52条 自然保护与风景旅游区 该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其他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和黄河两岸。自然保护区有长清寒武纪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柳埠市级自然保护区;主要风景名胜区有千佛山、龙洞、灵岩寺、五峰山、四门塔等;主要森林公园有柳埠和药乡国家森林公园、五峰山和卧龙峪省级森林公园;其他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主要有野生动物世界、红叶谷、凤凰岭生态旅游区及鹊山龙湖、遥墙万亩荷塘等。总面积约为538平方公里,占市区用地的16.5%。 (1)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禁止建设区,须划定严格保护范围,建立界碑、界牌或隔离护栏等设施,严格禁止与保护设施无关的各项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为限制建设区,须进一步划分控制等级,按照相关保护要求提出具体建设限制标准,科学合理的引导建设行为。 (2)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及其它自然人文景观旅游区为限制建设区,在环境容量许可条件下,可适度进行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和相关设施不得破坏自然环境整体面貌,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和展现自然风貌,形成和谐的人文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 第83条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与格局 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是济南城市风貌的基本特色。南北以自然山水为特征,东西以城市发展时代延续并与南北山水融合为特征,构成济南城市风貌的总体格局。 第84条城市景观轴和风貌区 规划形成两条景观主轴、两条景观副轴和六个风貌分区。 (1)景观主轴 南北泉城特色风貌轴:以千佛山、古城、黄河为主线,串联四大泉群和大明湖等重要自然、历史要素,是展现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