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世界水产业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捕捞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低,养殖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高。
2、填空:
(1)生态学的定义是由德国的动物学家 赫克尔 于1866年首次提出的。
(2)有害水华一般通过三种途径影响海水养殖或人体健康,即大量消耗水体的 溶解氧气 、产生 毒素 和损伤 鱼鳃 。
3、简答题:
(1)简述自养型养殖系统和异养型养殖系统的特征。
(2)养殖水域生态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3)海水养殖与近海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判断题:
(1)世界水产业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捕捞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低,养殖的鱼类营养层次越来越高。(√)
第一章 个体生态学
1、个体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organisms)及栖息地(habitat)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的科学。
2、生态因子: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一种或某几种生命有机体的任何部分或条件称为生态因子。
3、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4、水污染:是指任何带进水体的物质能使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以致破坏接受系统中生命的平衡状态。
5、补偿点: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恰好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这时的光辐射强度叫补偿点。
2、填空:
(1)水体中的无生命有机质包括 腐质 、 胶态有机质 和 溶解有机质 三类 。
3、问答题:
(1)简述水体的降氨措施有哪些?
1.利用微生物净化氨 2.移植或接种水生植物 3.人造水藻 4.杀灭水蚤 5.换注新水 6.斜发沸石
(2)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生态作用?
1.有利作用:
(3)水中溶解有机质有哪些生态作用?
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
1、种群的主要特征:(1)空间特征(2)数量特征(3)遗传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取决于出生与死亡,迁入和迁出两组对立的过程。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则是种群减少的原因。
2、填空:
(1)种群密度可以用 个体数 、 生物量 、 有机质干重或能量 等来表示。
(2)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一般可分为 均匀型 , 随机型 , 聚集型
三类。
(3)种群中各年龄组比率能决定现有 繁殖 状况,并能预示 种群 未来的发展趋势。
(4)种群中的个体可分成三个生态时期: 繁殖前期 、 繁殖期 、 繁殖后期 。
(5)一般用 年龄金字塔或年龄锥体 来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
(6)种群的年龄锥体一般有三种类型: 增长型种群 ,稳定型种群, 衰退型种群 。
(7)种群生长,各种生物不同,但按其变动曲线可以分为 “J”型 和 “S”型 两种基本类型。
(8)种群的数量变动是 环境因素 和 种群适应性 相互作用的结果。
(9)种群的变动和稳定性与物种的 生态对策 ,即所谓的r-对策和 k-对策 有关。
(10)在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各种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出生率、 寿命 、 形体大小 、 存活率 等生态特征。
3、简答题:
(1)种群有哪些基本特征?
1.空间特征 2.数量特征 3.遗传特征
(2)简述动物集群的生态学效应和生态学意义。
(3)什么是r-选择?这类生物有哪些特征?
(4)什么是k-选择?这类生物有哪些特征?
4、判断题:
(1)种群的数量变化不是环境因素单方面作用的结果;各种生物都形成了按照环境变化而调节的内源性反馈机制。(√)
第三章 群落生态学
1、生物群落是“具有一定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格局”,“它是一个结构单元”,“是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
2、在群落演替的顺序中,最先出现先驱群落,经过过渡群落而发展到相对稳定的最高阶段,称为顶极群落。
顶极群落的相对稳定性是在群落内部、群落与环境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环境条件中有所改变,或偶然的自然灾害,顶极群落也将随之有所改变。
3 、什么叫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
文档评论(0)